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肌電生物反饋法康復治療儀的設計 設計并研發一種通過肌電生物反饋法重建人體神經網絡系統的醫療儀器,為神經肌肉系統類疾病患者的全面康復提供一種新的治療平臺。 發表于:5/5/2017 詳解腹腔壓力動態測量儀的技術原理 現在對腹腔壓力的測量,人們通常采用測量膀胱壓力的辦法,這種方法是通過一根導尿管插入膀胱,并往膀胱緩慢灌注大約50ml生理鹽水,然后測量液體從膀胱流出時的壓力。 發表于:5/5/2017 基于PIC32的醫院新生嬰兒防盜系統設計 本項目主要是完成具有防錯抱、防被偷及門禁功能的新生嬰兒防盜系統研究與實現. 發表于:5/5/2017 這條心率帶可測人體心電 運動健身的人群經常會面臨諸多困惑,如健身這么久,體重為什么不減反增?為什么運動過后感覺渾身酸痛,疲累難受?運動猝死事件頻發,怎么有效避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健身的科學及安全。 發表于:5/5/2017 科學家發明3D打印無創疫苗接種神器 說起注射,世界上大概有兩類人會毛骨悚然,一類是糖尿病患者,一類是要接種疫苗的兒童。對于第一類患者,現在已經有很多公司在想招兒減輕患者的痛苦了,例如Intarcia Therapeutics(這個一年換一次的降血糖小棍,又融了2.15億美元丨奇點實力派)。小朋友的接種問題還沒有特別好的無創解決方案。 發表于:5/5/2017 不用扎針,不用抽血,小小的汗液貼片就能實時追蹤血糖水平 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傳感器,可以通過分析出汗的皮膚來監測血糖水平。 發表于:5/5/2017 華米科技進軍醫療健康!發布全新AMAZFIT米動健康手環 AMAZFIT米動健康手環是國內首款通過心臟電信號來進行生物特征識別的智能可穿戴產品。 發表于:5/4/2017 癲癇病人的福音,NeuroVice公司推出癲癇病人保護器 在設計 PATI 過程中,NeuroVice 選擇了相對堅固的材料來保證設備的牢靠性,并且有吸收材料來處理分泌過多的唾液。 發表于:5/4/2017 3D打印新材料,軟骨模擬材料可修復受損膝蓋 近日,來自北卡羅來納州杜克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新穎的生物3D打印材料,可以用于為患者創建特異性軟骨植入物。創新的軟骨模擬材料由水凝膠混合物制成,可用于3D打印半月板植入物修復受損的膝蓋。 發表于:5/4/2017 國外“人工耳”開發新進展 聽力障礙是一種發生率較高的病癥。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55歲以上中老年人的聽力障礙發生率約為20%。部分聽力損失患者尚可通過配戴助聽器來彌補聽力損失,但是因內耳聽力毛細胞受損而導致的聽力損失,則必須通過植入人工耳蝸來重拾聽力。近年來,全世界有很多聽障患者借助于植入人工耳蝸而聽到了聲音。 發表于:5/3/2017 醫療領域傳感器作用大 正如每種醫療過程的背后都有著一門真正的科學,在確定用于輔助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的復雜醫療設備中的氣流和硅基壓力傳感器的背后也存在著一門科學。三種使用氣流和硅基壓力傳感器的醫療應用是:麻醉機、睡眠呼吸機和醫院診斷設備。 發表于:5/3/2017 新型無痛血液檢測設備看這里 近日,來自威斯康星大學的研究者想通過研究使得采血更加便捷而且不給患者帶來痛苦,而與此同時Tasso公司開發了一種乒乓球大小的設備,當其緊貼皮膚2分鐘就可以對個體輕松采集血樣 發表于:5/3/2017 醫療領域傳感器作用大 正如每種醫療過程的背后都有著一門真正的科學,在確定用于輔助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的復雜醫療設備中的氣流和硅基壓力傳感器的背后也存在著一門科學。三種使用氣流和硅基壓力傳感器的醫療應用是:麻醉機、睡眠呼吸機和醫院診斷設備。 發表于:5/3/2017 體外診斷新寵兒:微流控芯片 近年來,各種新技術、新方法的興起和融合,促進了體外診斷(IVD)儀器、試劑的開發應用和更新換代。根據威尼研究所的研究,中國體外診斷市場快速發展,預計將在未來的10~15年內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體外診斷市場。 發表于:5/3/2017 瑞薩推出血糖儀用MCU,內置生物感測電路 瑞薩電子2016年10月5日宣布,開發出了供血糖儀、乳酸測試儀及膽固醇測試儀等醫療領域的電池驅動設備使用的16位MCU“RL78/L1A系列”的6款產品,已開始量產供貨。 發表于:5/3/2017 ?…251252253254255256257258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