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與制造相關文章 Integrity 3D-IC引領3D封裝設計未來十年 Cadence公司發布了突破性新產品Integrity 3D-IC平臺,該工具運用系統級思維,將設計規劃、物理實現和系統分析統一集成于單個管理界面中。設計工程師可以利用該平臺集成的熱、功耗和靜態時序分析功能,實現由系統來驅動的PPA 目標。日前,Cadence公司數字與簽核事業部產品工程資深群總監劉淼接受了記者專訪,詳細介紹Integrity 3D-IC的獨特之處。 發表于:10/29/2021 機構:明年DRAM將供過于求 由于各大產業受零組件缺料所苦,終端產品組裝受限,連帶影響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需求量下滑,市調機構集邦科技預估,明年DRAM位元供給將成長約17.9%,位元需求成長約16.3%,需求成長低于供給成長速度,DRAM產業可能轉為供過于求,并步入跌價周期;恐不利DRAM大廠南亞科、模塊廠相關業者后市營運。 發表于:10/29/2021 全球首款單芯片MEMS揚聲器宣布量產 近日,初創公司xMEMS Labs宣布,公司研發的世界上第一款單片 MEMS 微型揚聲器 Montara正是量產。據他們介紹,Montara 與世界領先的半導體代工廠臺積電密切合作,已通過所有要求的性能和可靠性認證。 發表于:10/29/2021 英偉達收購Arm,接近失敗? 據路透社報道,有三名知情人士表示,英偉達以 540 億美元收購英國芯片設計商 ARM 的交易預計將面臨歐盟延長的反壟斷調查,因為上周他們提供的讓步未能解決競爭問題。 發表于:10/29/2021 缺芯,傳蘋果砍單1000萬部iPhone 13 據知情人士透露,由于芯片長期短缺影響了其旗艦產品,蘋果可能會將其預計的 2021 年 iPhone 13 生產目標削減多達 1000 萬部。 發表于:10/29/2021 華為:SiC爆發的拐點臨近 在九月底,華為發布了《數字能源2030》白皮書。他們在白皮書中首先指出,在當前環境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共同拯救人類家園,控制傳統化石能源應用刻不容緩。與此同時,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需要可持續性的能源供給,而可再生能源將在此器件承擔重任。 發表于:10/29/2021 一個擁有2048個Chiplet,14336個核心的晶圓級處理器 設計一個大規模芯片/系統集成的最佳路徑是什么?這是一個大家都關心的好問題。 發表于:10/29/2021 英偉達迎來最強競爭對手? 最近,人工智能領域權威跑分榜單MLPerf更新了1.1版,主要針對云端和邊緣端的推理性能。 發表于:10/29/2021 一種新型的晶體管亮相 最近,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布開發一種稱為 CasFET 的新晶體管技術,該技術可能有助于進一步減小晶體管的尺寸。 發表于:10/29/2021 印度半導體:未學會行,就想學飛 過去幾周的報紙頭條充斥著印度與臺灣最早將于今年年底達成半導體合作的消息。 發表于:10/29/2021 又一車廠宣布:我們要自研芯片了 據路透社報道,現代汽車的全球運營官周三表示,他們希望開發自己的芯片,以減少對芯片制造商的依賴。 發表于:10/29/2021 國民技術MCU訂單快速增加,公司營收大增 近日,國民技術發布了公司第三季度的財報。據財報披露,他們在第三季度營業收入328,612,629.86元,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09.02%,這主要歸因于公司的通用MCU和負極材料及加工業務銷售收入增加;歸屬于公司的凈利潤也增長85.61%到48,140,451.76元;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歸屬于公司的凈利潤為91,286,678.73元,較去年同期則暴增1,512.94%。如果單純統計公司的扣非利潤,也高達43,442,322.99元,比去年同期大增347.86%。 發表于:10/29/2021 MIPI A-PHY發布了最新路線圖 正如本周早些時候宣布的那樣,下一個版本的MIPI A-PHY SM SerDes 接口的開發現已完成,它將最大可用下行鏈路數據速率從 16 Gb/s (Gbps) 翻倍至 32 Gbps,以支持汽車不斷發展的需求顯示器和傳感器(相機、激光雷達和雷達)。增強版 v1.1 還將使上行鏈路控制流量的可用數據速率增加一倍,并引入通過低成本傳統電纜實施 A-PHY 的低速齒輪(lower speed gears )的選項,為制造商實施 A-PHY 提供額外的靈活性。 發表于:10/29/2021 今年全球芯片產能擴張可能刷新歷史 近日,有消息稱,臺積電與索尼計劃在日本熊本縣合作建設半導體工廠,總投資額達到8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60億元)。新工廠計劃2024年之前投入使用,利用臺積電先進技術生產圖像傳感器和面向汽車、工業機器人所需半導體。 發表于:10/29/2021 DRAM如何走出技術困局? 從2020年二季度到今年第二季度期間,DRAM價格一直持續上漲,最高漲幅甚至超過了100%,在連續漲了近一年后,DRAM主流產品價格迎來回落。從8月開始,DRAM廠在價格談判上已顯弱勢,出現小幅度下滑。 發表于:10/29/2021 ?…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