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最新文章 抵御寒冬的本土模擬賽道 對于國內市場上的模擬賽道選手而言,幾家頭部企業的股價波動巨大,股價在“抗寒“方面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賽道優勢。 發表于:10/26/2022 美國芯片庫存高企,紛紛獲得臨時許可,證明中國自研芯片的成就 近期諸多美國或與美國關系密切的芯片企業紛紛獲得臨時許可,為挽救美系芯片的業績而不得不作出這種特別的舉措,凸顯在中國芯片不斷取得突破,也說明了中國芯片自立自強的重要性。 發表于:10/25/2022 博世推出極具成本效益的運動傳感器BMI323 MEMS運動傳感器體積雖小,卻已深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們能夠令消費類產品更便于使用,并改善我們與智能手機和其他小工具的互動方式。這些傳感器精確、緊湊、高能效,然而直到現在,它們在基本應用方面還較為復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Bosch Sensortec推出BMI323,這是一款價格實惠的慣性測量單元(IMU),具有出色的性能和集成功能,能夠縮短開發時間。 發表于:10/25/2022 應用在智能冰箱觸摸面板中的觸摸芯片 智能冰箱,也被稱為互聯網的冰箱,它能夠與互聯網進行通信。每當需要補充食物時,這種冰箱通常可以自行決定。所謂智能冰箱,就是能對冰箱進行智能化控制、對食品進行智能化管理的冰箱類型。 發表于:10/25/2022 vivo官宣下一代自研影像芯片 近日vivo的影像戰略發布會上,vivo帶來了未來在影像方面的布局,其中就包含了一款全新的影像自研芯片。 發表于:10/25/2022 ARM+FPGA架構有什么優勢? 近年來,隨著中國新基建、中國制造2025的持續推進,單ARM處理器越來越難勝任工業現場的功能要求,特別是能源電力、工業控制、智慧醫療等行業通常需要ARM+FPGA架構的處理器平臺來實現特定的功能,例如多路/高速AD采集、多路網口、多路串口、多路/高速并行DI/DO、高速數據并行處理等。 發表于:10/25/2022 韓國研發出可大規模生產的生物降解微型機器人 據業內信息報道,近日韓國DGIST機器人及機電工程系Hongsoo·Choi教授實驗室、韓國天主教大學首爾圣瑪麗醫院Sung-Won·Kim教授實驗室,以及來自瑞士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Bradley J. Nelson教授實驗室共同開發出一種可生物降解微型機器人的大規模生產方法,這種微型納米機器人可以在為人體輸送細胞或相應藥物之后自行分解。 發表于:10/24/2022 用完了還是戰術?俄羅斯無人機組件均為民用級芯片 據業內信息,前不久烏克蘭軍方表示擊落了一架來自于俄羅斯軍方的自殺式無人機,該無人機由伊朗制造,烏克蘭方面來自第聶伯羅的工程師目前已經對這架實際型號為Shahed-131的無人機進行了拆卸,發現其中的組件均使用了民用級芯片,并且大都來自美國。 發表于:10/24/2022 富士通量子計算機將于明年推出!量子計算機到底有多重要? 富士通和理研研究所,日本科技跨國公司預計將在 2023 年共同向公司推出一款潛在的比特幣量子計算機。 發表于:10/24/2022 俄羅斯放狠話:自研7nm光刻機將于2028年問世! 自2022年初俄烏沖突爆發之后,以蘋果、英特爾、AMD等為代表的西方科技巨頭紛紛暫停了自己在俄羅斯當地的相關業務,幾乎所有先進晶圓制造商都停止了與俄羅斯實體的合作,就連ARM也無法將他們的技術授權給俄羅斯的芯片設計師。 發表于:10/24/2022 重磅!又一顆國產車規級MCU流片成功 近日,國產芯片龍頭中穎電子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研發主要是工業控制級別的MCU微控制器芯片和OLED顯示驅動芯片。微控制器系統主控單芯片主要用于智能家電、鋰電池管理、變頻電機控制、智能電表及物聯網領域。OLED顯示驅動芯片主要用于手機和可穿戴產品的屏幕顯示驅動。正在研發車規級MCU,已流片成功,在驗證階段。 發表于:10/24/2022 聯發科也遭殃!多款芯片遭二手市場翻新售賣! 近日,半導體大廠聯發科發布告知函稱,公司在中國大陸市場上發現,某些企業或個人以獲得非法收益為目的,在報廢、回收的移動終端產品中拆解出本公司芯片,經自行重制、翻新或封測后,再度將其投入市場售賣。 發表于:10/24/2022 俄羅斯計劃2028年量產7nm光刻機! 據外媒報道,俄羅斯科學院的應用物理研究所(Russian Institute of Applied Physics of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下稱“IAP”)正在開發自己的光刻掃描儀,該掃描儀可以使用7nm節點工藝制造芯片。該研究所計劃在幾年內建造一臺7nm的掃描儀,以擊敗ASML的同類產品。 發表于:10/24/2022 AI芯片市場飛速發展 據TrendForce表示,在全球數字化、智能化的浪潮下,物聯網設備不斷擴增,例如工業機器人、AGV/AMR、智能型手機、智能音箱、智能攝影機等,加上自動駕駛、影像辨識、語音語意辨識、運算等技術在各領域深化應用催化AI芯片與技術市場迅速成長,預期2022年全球AI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390億美元,成長率18.2%。 發表于:10/21/2022 AI開啟拆“東墻”補“西墻”時代 架構就像是芯片的基因,它直接決定了芯片的提升空間。這也是后摩爾定律時代,“新物種”芯片崛起的根本原因。 發表于:10/21/2022 ?…203204205206207208209210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