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據彭博社報道稱,美國政府最近已經通知臺積電,決定終止臺積電南京廠的所謂驗證最終用戶 (VEU) 地位,這也意味著后續臺積電南京廠采購美系半導體設備和材料都需要向美國政府申請許可。在此之前,三星和SK海力士中國的晶圓廠的VEU授權也已宣布將被撤銷,原有的“豁免”將在120天后到期。
雖然撤銷臺積電南京廠的VEU授權的決定并未在“聯邦公報”上公布,但對臺積電的影響,與對三星和SK海力士的影響是一樣的:當VEU授權撤銷生效時,它們在中國的晶圓廠的美系供應商將需要主動尋求美國許可證,以便對華出口受美國出口管制覆蓋的貨物。這包括從先進的制造設備到生產過程中消耗的備件和化學品的一切。
臺積電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臺積電已收到美國政府的通知,對臺積電南京廠的VEU授權將于2025年12月31日撤銷。” “雖然我們正在評估情況并采取適當措施,包括與美國政府溝通,但我們仍然完全致力于確保臺積電南京廠的不間斷運營。”
雖然美國商務部表示,美國將批準許可證以保障相關企業現有在華工廠的繼續運轉,但不會允許擴大產能或升級先進技術。
此外,從原本的無需申請許可,轉變到需要逐案申請許可,這必然會帶來實際獲得許可所需要等待的時間的不確定性。
知情人士稱,美國官員們目前正在研究減輕審批負擔的解決方案,特別是考慮到現有許可證申請的大量積壓。
此前一位美國官員表示,目前美國商務部面臨的許可證申請的積壓是三十多年來最長的。
根據聯邦通知,最新的撤銷針對三星、SK海力士和臺積電在華晶圓廠VEU授權的行動,將要求美國官員每年額外處理 1,000 份許可證申請。
資料顯示,臺積電南京廠目前擁有每月2萬片先進制程產能,主要以16nm及12nm為主。雖然這部分的先進制程產能可能將會受到美國撤銷“豁免”的負面影響,但相對于臺積電全球龐大的先進制程產能來說,占比大概只有3%,影響可能并不大。數據也顯示,臺積電南京廠在其總營收當中的占比也僅有低個位數百分比。另外,由于美系成熟制程設備對華出口目前不受限,所以臺積電在南京廠的28nm產能及松江廠的0.13μm/0.18μm成熟制程產能則不會受到影響。
在芯智訊看來,美國政府此番宣布將撤銷對三星電子、SK海力士、臺積電在華晶圓廠的“無限期豁免”,給了120天的生效期,尚未正式實施。有可能還是為了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能夠擁有更多的籌碼。畢竟,特朗普政府玩這個套路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另外,美國此舉也必然會影響到其與韓國之間的合作關系。對于韓國來說,三星和SK海力士是韓國的兩大經濟支柱企業,中國也是其最大的芯片出口國。數據顯示,韓國芯片廠商將大約 60% 的芯片出口到了中國大陸,并且韓國芯片制造商在中國工廠的產能也遠高于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芯片制造商。
美國此舉雖然會抑制臺積電、三星、SK海力士未來的在華投資,但是也直接影響了這幾家半導體巨頭的切身利益。即便中國臺灣當局不敢置喙,韓國政府也不會坐視不理。所以,最終走向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