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3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臺積電的高管們已經就退還美國政府授予的《芯片與科學法案》(以下簡稱“芯片法案”)補貼進行了初步討論,以避免美國政府提出股權要求。
近日,針對美國特朗普政府計劃以《芯片與科學法案》提供的補貼換取深陷財務危機的英特爾10%股權的傳聞,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對此予以了證實,并暗示美國政府還計劃將給予臺積電、三星、美光等廠商的“芯片法案”補貼也同轉為股權投資。
盧特尼克也表示:“我們應該為投入的資金獲取股份。我們會交付這筆在拜登政府時期就已經承諾的資金,而作為回報,我們將獲得股權。”
早在2024年11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與臺積電達成協議,將根據《芯片與科學法案》向臺積電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子公司TSMC Arizona提供高達 66 億美元的直接資助,以支持臺積電在亞利桑那投資650億美元建立三座晶圓廠的計劃。同時,“芯片法案”還將向臺積電亞利桑那州子公司提供高達 50 億美元的擬議貸款。
2025年1月,臺積電首席財務官黃仁昭在接受美國媒體CNBC采訪時透露,臺積電已于2024年四季度獲得了美國政府15億美元的補貼款。
但是在特朗普政府上臺之后,“芯片法案”撥款就開始出現了停滯,大部分的已經承諾的補貼款,只有少部分撥款被落實到位。因此,臺積電到目前為止應該只收到了15億美元的補貼。
原本接受“芯片法案”補貼的企業就需要遵守諸多的規則限制,比如:獲得補貼后10年內,在被視為對美國構成“安全威脅”的國家(包括中國、俄羅斯等),半導體產能的擴張受到嚴格限制(先進產能擴產低于5%,成熟制程擴產低于10%);獲得超過1.5億美元補貼的企業,如果項目盈利超出預期且超過商定門檻,需將超額利潤的一部分(最高可達75%)返還給美國政府等。
現在,特朗普政府又計劃將“芯片法案”補貼轉換為對申請補貼的半導體企業股權,而這對于本就財大氣粗的臺積電來說并不認同。要知道,今年3月,臺積電在此前投資650億美元在美國建設三座先進制程晶圓廠計劃的基礎上,直接追加了1000億美元的投資,宣布再建三座先進制程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廠和一座研發中心。該計劃是美國政府沒有進一步追加補貼的情況下宣布的,這也反應了臺積電對美國的投資并不依賴于美國的財政支持。
根據臺積電財報顯示,2024財年,臺積電營業收入為901.16億美元,同比增加29.94%;凈利潤為365.30億美元,同比增加35.80%。顯然,臺積電的財務狀況非常出色,并不需要出讓股權以獲取外部的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臺積電美國子公司TSMC Arizona在2024年四季度量產之后,在在今年一季度就已經實現了新臺幣4.96億元的盈利,不過母公司臺積電認列的投資收益仍虧損達新臺幣19.31億元。但是在今年第二季度,凈利潤就已經達到了新臺幣42.32億元,首度為母公司臺積電帶來新臺幣64.47億元投資收益。這也反映了臺積電美國先進制程晶圓廠的強大盈利能力,臺積電美國子公司也無需外部投資來分擔壓力。
這或許也解釋了臺積電管理層為何寧愿考慮退回“芯片法案”補貼,也要避免特朗普政府提出股權要求。
不過,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一位美國政府官員表示,特朗普政府并不打算擁有臺積電這樣正在美國增加投資的公司的股權。“補貼換股權”模式似乎僅限于存在資金問題的英特爾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