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6 日消息,科技媒體 Tom's Hardware 昨日(8 月 15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康奈爾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全球首款“微波大腦”(microwave brain)芯片,突破傳統數字電路,以微波能量模擬類腦處理,實現人工智能推理和無線通信雙重能力。
注:微波大腦是指一種利用可調控微波能量流作為物理神經元(芯片內以微波信號的幅度、相位、頻率等物理屬性模擬生物神經元,實現類腦數據處理),實現類腦人工智能處理和無線通信功能的芯片架構。
與以往依賴數字時鐘驅動和二進制邏輯門的芯片不同,這款芯片采用受控微波能量流作為“物理神經元”,通過調節微波信號的幅度、相位和頻率,達到實時捕捉和識別數據特征。
芯片的核心在于直接硬件化 AI 框架,利用微波天然的物理特性,直接特征提取(AI 算法中用于從原始數據中提取有用特征的過程,本芯片通過物理方式實現)和變換輸入數據,省去了傳統數字 AI 反復運算和龐大存儲的步驟。
更值得一提的是,芯片內的電子調諧器和信號移相器能夠實時切換數據通道,讓其在無需重新訓練的情況下,靈活適應不同 AI 任務。
在實驗測試中,“微波大腦”芯片在分類無線信號上,準確率可以超過 88%,媲美甚至超過體積更大、功耗更高的傳統數字 AI 模型。該芯片無需依賴額外的數字糾錯電路,無論處理簡單任務還是復雜信號,其性能均能穩定輸出。
除 AI 推理外,該芯片還可用于無線通信領域。例如,它能實時監測無線流量中的異常、追蹤雷達目標或解析擁擠的無線電頻道。
團隊預計,隨著工藝優化,這種芯片可被集成進日常消費電子產品,實現本地 AI 運算,有望極大提升用戶隱私和響應速度。
目前,“微波大腦”仍處于原型階段,但已獲得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金支持,研究團隊正致力于將其進一步擴展與現有微波及數字系統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