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7 日消息,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 2025 年 8 月 6 日,攬月月面著陸器著陸起飛綜合驗證試驗在位于河北省懷來縣的地外天體著陸試驗場圓滿完成。
此次試驗是我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器地外天體著陸起飛試驗,試驗工況多、試驗周期長、技術難度高,是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研制工作的一個關鍵節點。
攬月月面著陸器是我國面向首次載人月球探測任務全新研制的地外天體載人下降與上升飛行器,主要用于環月軌道和月球表面間的航天員運輸,可搭載 2 名航天員往返,并可攜帶月球車和科學載荷,是航天員登陸月球后的月面生活中心、能源中心及數據中心,能支持開展月面駐留和月面活動。
央視今日公布了攬月著陸器試驗現場畫面,試驗場地上布滿了碎石,而且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圓形凹坑,這其實就是模擬月面的地形特點,來增加試驗的針對性。在試驗過程當中,月面著陸器在降落的時候會自主尋找適合著陸的地形來實施著陸。
試驗中,發動機真實點火,模擬攬月著陸器降落到月面上以及從月球起飛的過程,對月面著陸起飛系統方案、控制方案、觸月關機方案、GNC 與推進等分系統間接口匹配性進行綜合驗證。
攬月著陸器由登月艙和推進艙組成,兩艙在動力下降過程中分離推進艙,登月艙單獨落月,完成月面任務后,整體起飛。此輪著陸起飛綜合驗證試驗,對任務實施中的飛行過程進行了 1:1 的驗證。
試驗中,通過全方位模擬月球環境,對攬月著陸器在各種不同工況下的功能、性能進行全面的驗證。
其中,灰色區域從顏色和狀態上特別像月球。它并不是簡單的柏油路面,而是采用了特殊的涂層,使它的反射效率和月球上的月壤特性非常接近,便于進行相關的測量和觀測。
在這片試驗場地上,攬月著陸器從高空降落時,可以實時拍攝地面圖片并且進行實時解算,自主規避障礙物,使航天員可以更加安全平穩地著陸在月面上。
從報道獲悉,對于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的安全永遠是第一要務。攬月著陸器的許多設計細節都是為了保證航天員的安全。
比如,多臺發動機之間形成了冗余備份的關系,任何一臺發動機故障的情況下,都能夠把航天員安全地帶回到月球軌道上,可以讓他返回地球家園。
一系列綜合驗證試驗中,在正常著陸和起飛的工況基礎上,科研人員專門安排有應急工況試驗,通過模擬在軌發生故障的情況,驗證具備隨時把航天員送回軌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