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天都二號
鵲橋通導技術試驗衛星
探月工程用鵲橋通導技術試驗衛星 —— 天都二號衛星推進分系統工作正常,為衛星繞月提供了高精度軌道姿態控制,標志著液氨冷氣微推進系統在深空探測領域實現首次成功應用,以及我國 3D 打印貯箱首次實現在軌應用。
據介紹,天都二號推進分系統采用一體化成型 3D 打印鋁合金貯箱,研制團隊以顛覆式的技術創新方案實現貯箱一體化和輕量化設計,先后攻克了多項關鍵核心技術,使所有組件均在貯箱上實現高度集成一體化安裝,貯箱內部也通過 3D 打印流道實現了各組件之間的聯通,無需導管連接,研制周期大幅縮短,成本有效降低。
這種高度集成化的推進系統設計方案具有巨大的商業航天市場前景,對于后續爭取微小衛星批量生產和組網發射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不久之前的 3 月 25 日,鵲橋二號中繼星經過約 112 小時奔月飛行,在距月面約 440 公里處開始實施近月制動,約 19 分鐘后,順利進入環月軌道飛行。由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同步搭載的天都一號、天都二號通導技術試驗星,也于同日 1 時 43 分完成近月制動,進入其環月軌道,后續按計劃實施雙星分離。
3 月 20 日,搭載探月工程四期鵲橋二號中繼星的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鵲橋二號此次攜帶了“天都一號”“天都二號”一起飛天。據新華社報道,天都一號整星重量 61 千克,配置 Ka 雙頻段一體化通信機、激光角反射器等載荷;天都二號整星重量 15 千克,配置通導載荷,雙星將開展導航系統空間基準異源標定、通信測距一體化調制等新技術驗證。
雙星將隨鵲橋二號一同進入地月轉移軌道,之后將進行近月制動,進入環月大橢圓軌道,采用星地激光測距等方式,開展高精度月球軌道測定軌技術驗證。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