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的智能網聯化成為熱議的焦點。目前,中國在汽車智能網聯化、無人駕駛等領域不斷發力,找到了一條與西方傳統汽車強國相比差異化競爭的新路。智能網聯汽車是未來產業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也是中國汽車業近幾年一直努力的方向。制定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路線圖。
智能網聯汽車是推動眾多重點領域協同創新、構建新型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載體,在塑造產業生態、提高交通安全、實現節能減排等方面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國家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法規、政策、技術、標準、試點、項目資金方面的全方位支持,開放融合、創新發展的產業生態基本形成,不斷突破阻礙產業發展的商業邊界、管理辦界和技術邊界。
汽車行業正在走向電氣化時代,全球不少國家和地區公布了燃油車禁售倒計時,我國作為汽車大國也提出要在2025年實現新能源整體市場占比達到20%。與此同時,汽車正在實現智能化和網聯化。作為跨產業、跨領域、跨國界的多維度綜合技術,智能網聯汽車正在成為保障交通安全、改善交通效率、增加乘坐舒適度、減少能耗與污染的綜合解決方案,是構建清潔、綠色、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柱。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正處于深度變革時期,作為汽車與信息技術兩大產業創新融合的代表,智能網聯汽車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的新生事物。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不僅在經濟層面帶動汽車、電子、通信、互聯網等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孕育經濟增長新動力,還能通過與智能交通系統的結合在社會層面帶來一系列深遠影響。總體上看,我國汽車產業已成為世界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汽車的智能化和網聯化技術正引起國際上新一輪的競爭。借助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革命性突破,智能網聯汽車正在改寫全球汽車產業格局下的產業鏈、創新鏈和價值鏈。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及產業將進入新的縱深發展階段,汽車產業生態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巡視員曹鋼表示,隨著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高速發展和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標準法規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立足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及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不斷加快國內標準制定,加強國際標準法規協調,持續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發展。
中國汽車工業改革開放 40 年來從先進技術、先進產品乃至先進制造裝備都不得不從國外引進,也沒有培育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頂級企業,距離世界汽車強國還有很大的差距。大而不強,一直是中國汽車產業領域從業者的內心之痛。建設世界汽車強國,不但是在新科技革命浪潮下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也是國家工業體系自主可控的迫切需要。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需要標準化的支撐,標準化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首先要做好行業急需關鍵標準的研究與制定,加強測試區的協調,推動場地測試標準規范統一與結果互認,有序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和測試評價體系的建設與完善,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應用做好前期準備。
建設汽車社會的新型生態,抓住共享經濟發展機遇。目前汽車逐漸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國已經進入汽車社會。汽車工業的發展,智能網聯必須能夠克服汽車保有量增加帶來的交通安全、交通擁堵、能源短缺及環境污染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并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和社會生態。因此,智能化要發揮信息科技新時代未來汽車產品所具備的多行業多領域深度交叉融合、產業鏈長的特點,通過汽車工業的做大做強帶動相關行業的協同發展,完成制造業轉型升級,形成具有世界競爭力的工業體系,承載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任務。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