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芯片產業的人都清楚,這幾年國內芯片產業在高速發展著,特別是2021年全國集成電路產量為3594萬噸,同比增長33.3%,是最近10年同比增長最高的一年。
為什么2021年產能提升這么快,主要還是因為禁令刺激了大家,企業們紛紛造芯,想要擺脫對外依賴,所以產能迅速提升。
但是到了2022年后,形勢有點不樂觀了,因為2022年上半年,我們的集成電路產量僅為1660.8億塊,同比下降6.3%。
這也是自2009年以來,這13年間,唯一的一次同比負增長。
而從具體的月份來看,如下圖所示,整個上半年的6個月,每個月都是負增長,沒有一次同比超過去年的,而4-6月份這3個月,下滑均超過了10%。
為什么會13年以來首次負增長?還是可以解釋一翻的,比如4月份的疫情,對上海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而上海是國內芯片制造基地,所以影響了產能。
另外目前全球的半導體設備、材料等很緊張,設備沒這么容易買到,導致眾多的工廠擴產不順利,所以芯片產能沒升,反而降了。
不過,大家要注意一個數據,WSTS預測,2022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再次實現兩位數增長,預計市場規模將達到6460億美元,增長16.3%。
另外像臺積電、三星、格芯、聯電等代工廠的晶圓產能在今年均紛紛在上升,營收、利潤不斷創新高,反而國內上半年的產能下滑了,這還是值得我們警惕一下的。
芯片產業是一個長期的產業,切忌賺快錢,切忌速成,更別想什么彎道超車,需要的是幾十年如一日的投入和堅持才行。
現在我們的芯片水平與國外差距還非常大,更需要大家不持續不斷的努力才行,現在才取得了一點點成績,馬上產能就下滑了下來,還是值得我們緊張和重視的,你覺得呢?
特別是現在美國拋出了2800億美元的芯片法案,要大力扶持美國的芯片制造產業,還要打壓中國大陸的芯片產業,我們更應該迎難而上,干出成績來。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