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11月19日,受到前一天Bloomberg報道的蘋果計劃在2025年推出完全無人駕駛汽車的消息影響,美股自動駕駛標的幾乎全線暴漲,漲幅最大的Aurora更是單日暴漲超過51%。創下自動駕駛公司單日漲幅記錄,此前圖森未來最大單日漲幅接近20%。
除了Aurora代表的全棧自動駕駛算法公司股價暴漲,五家在美股上市的激光雷達公司也出現跟漲,而自動駕駛營收規模最大(2020年FSD收入超10億美元)的公司、市值萬億美元的特斯拉漲幅也接近4%、股價超過1130美元,距離歷史最高的1243美元也不遠。即便是市值超過2.5萬億美元的蘋果,受到這個消息的影響,繼續上漲超過1.7%,股價也繼續創新高。
美股在2020年爆炒新能源后,在2021年年底,自動駕駛標的終于開始被資金關注。對于自動駕駛行業,或者是二級市場投資人來說,又應該如何應對呢?尤其是中國自動駕駛行業從業者和二級市場投資人。
01蘋果造車引爆自動駕駛行情
美國當地時間11月18日,Bloomberg報道稱蘋果確定造車,并計劃在2025年推出完全無人駕駛汽車。這一消息直接引爆了19日的美股自動駕駛行情。 剛通過SPAC的方式上市的Aurora,作為第一個平臺型自動駕駛標的,成為被資金爆炒的最理想標的,當日股價高開一路走高,漲幅一度接近50%后出現回調,漲幅一度回調到26%左右,接近尾盤的時候再次起飛,最高漲幅超過57%,收盤漲幅為51.42%,收盤股價為17.11美元。 此外,在美股上市的自動駕駛公司也出現大漲,包括兩個卡車自動駕駛公司Embark和圖森未來,全球自動駕駛第一股的圖森未來大漲接近6%,股價在發行價徘徊迎接解禁潮的大佬。而另一個剛上市的Embark沒有解禁壓力,股價大漲11.44%。
除了上述自動駕駛公司大漲,自動駕駛傳感器標的也出現跟漲。目前,在美股上市的自動駕駛傳感器標的主要是激光雷達公司,包括了激光雷達鼻祖Velodyne,以及Luminar、Innoviz、Aeva、Ouster等。在19日的自動駕駛暴漲行情中,Innoviz漲幅為8.79%、Aeva漲幅為6.00%、Velodyne漲幅為3.80%、Ouster漲幅為1.38%、Luminar則下跌1.08%(主要是數個交易日前出現暴漲,因為OEM定點的消息影響)。
同樣有著自動駕駛標簽的特斯拉,19日漲幅也接近4%,這對于正處在馬斯克減持負面影響的特斯拉來說,是非常不錯的表現,更重要的是,特斯拉股價從被馬斯克減持負面影響出現的低點經過一個禮拜上漲了在15%左右。 但是,在美國當地時間11月22日盤前,五家激光雷達標的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Aurora則出現了10%左右的大幅度回調,畢竟,單日50%以上的漲幅對于Aurora來說,實在是有點莫名其妙,并不是業績驅動型的上漲。
02業績是股價上漲的唯一保障
這一波自動駕駛的暴漲,是蘋果汽車的消息刺激影響。這樣的上漲,對于投資人來說,需要特別謹慎。
對于自動駕駛公司而言,尤其是志在L4級別自動駕駛的上市公司而言,短期內可能很難有業績層面的內因驅動上漲。
無論是平臺型的自動駕駛上市公司Aurora,還是專注重卡自動駕駛的圖森未來和Embark,至少在一年內是看不到L4自動駕駛的業績的爆發,這也是為何圖森未來在2021年初要去造自動駕駛重卡,陳默出任圖靈智卡的CEO,另外,就是最近被報道稱圖森未來進軍重卡L2、L3自動駕駛,目的都是為了搞營收。
對于上市公司來說,股價上漲最終還是要看業績和增速。特斯拉最近暴漲50%,市值突破萬億美元,正是因為有歷史最好的季度財報,以及未來強烈的上漲預期。 有實際規模營收,并且可能出現爆發式增長的自動駕駛標的,可能會是未來的十倍股,甚至是百倍股。這就考驗投資人的選股能力了。或者,需要等待這樣的標的出現。 在美股市場,真正在自動駕駛有規模營收的是特斯拉,在2020年,特斯拉FSD的營收超過10億美元,這放在任何一個自動駕駛公司,對應的都會是一個恐怖的估值,但,特斯拉FSD的開通率在美國20%左右,在中國是遠低于美國的開通率水平。
對于中國自動駕駛行業來說,由于滴滴引發的監管原因,影響了中國自動駕駛公司赴美IPO計劃,這也導致很多從業者對套現預期產生疑問,甚至有從業者直接創辦了新的自動駕駛公司。 實際上,這些都是短期的影響。真正長期的影響,還是自動駕駛公司本身,能不能持續的產生規模營收,并且保持高速的增長。對于純L4自動駕駛公司來說,挑戰會是很大的,對于L2、L3自動駕駛公司來說,營收則近在眼前,無論是重卡還是乘用車,OEM都有著雄心勃勃的L2、L3自動駕駛量產規劃。 特斯拉EAP和FSD給乘用車企業的壓力太大了,現在上市的乘用車如果沒有自動駕駛功能,都失去了最大的噱頭。而重卡自動駕駛則在降本增效、法律法規的雙重要求下,也會呈現普及率繼續上漲的趨勢。 對于合格的投資人來說,就是要尋找和等待這樣的投資標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