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賽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發表公告,指出公司于 2021 年 10 月 5 日收到 控股子公司 Silex Microsystems AB(以下簡稱“瑞典 Silex”)管理層的通知, 瑞典 Silex 已收到瑞典戰略產品檢驗局(the Swedish Inspectorate of Strategic Products,簡稱為 ISP)的正式決定并經瑞典 Silex 管理層與 ISP 現場會議確認,瑞典 Silex 于 2020 年 11 月向瑞典 ISP 提交的向公司控股子公司賽萊克斯微系統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萊克斯北京”)出口與正式生產制造首批 MEMS 產品相關技術和產品的許可申請被瑞典 ISP 否決,即瑞典 ISP 阻止瑞典 Silex 繼續與賽萊克斯北京進行如下交易:
(1)出口與 MEMS 制造、開 發、測試或分析設備相關的技術、軟件和產品,相關技術、軟件和產品可用于開 發與制造 MEMS 產品;
2)出口 MEMS 紅外微測輻射熱計、MEMS 加速度計、MEMS 陀螺及其相關技術。
在上述決定文件中,瑞典 ISP 認為,根據瑞典《兩用物品 和技術援助管制法》第 25 節的相關條款,瑞典 Silex 不得對該決定提出上訴。
根據該正式決定及現場會議內容,瑞典 Silex 因外部不可抗力無法繼續履行 其與賽萊克斯北京于 2018 年簽署的《技術服務協議》及《許可協議》,即雙方自 2020 年第四季度起的技術合作中止狀態將持續。賽萊克斯北京 8 英寸 MEMS 產線 需要繼續自主探索相關生產訣竅,實現工藝成熟可能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與成本;代工 MEMS 晶圓品類的拓展將繼續依賴于自身而無法通過瑞典 Silex 的技術支持實現加速;對于瑞典 Silex 原有的中國大陸客戶,其向賽萊克斯北京轉產的計劃安排可能也將有所放緩。
瑞典 Silex 在全球范圍內開展的 MEMS 工藝開發與晶圓制造業務不受瑞典 ISP 該決定的影響。
公告通知指出,自 2020 年 10 月瑞典 ISP 作出決定,瑞典 Silex 與賽萊克斯北京之間的交易需要向其申請出口許可以來,公司與瑞典 Silex 管理層在理性分析的基礎上積極應對,于 2020 年 11 月向瑞典 ISP 提交了向賽萊克斯北京出口與正式生制造首批 MEMS 產品相關技術和產品的許可申請,并聘請了瑞典 Setterwalls 律師事務所對 ISP 的 決定及相關法律風險進行評估。
Setterwalls 于 2021 年 1 月出具的法律意見書載明,“ISP 決定表明某些 MEMS 技術構成需要出口許可的兩用物品(因為該等技術可用于軍事目的),如果瑞典 Silex 在瑞典 ISP 作出 ISP 決定后將相關技術出口到中國,則大部分技術很有可能需要出口許可。如果瑞典 ISP 根據相關申請可以確定出口技術在出口后不會用于軍事目的或對公共安全/人權造成風險,則瑞 典 ISP 應當授予出口許可。
鑒于瑞典 Silex 已向瑞典 ISP 提出相關申請并充分提 賽萊克斯北京的相關信息,以證實兩方合作不會用于軍事目的或對公共安全/ 人權造成風險,因此,在當前情況不發生改變(即爆發戰爭或武裝沖突)的情況下,瑞典 ISP 應當授予出口許可。因此,瑞典 ISP 阻止瑞典 Silex 向賽萊克斯北京出口產品和技術的風險較低。但考慮到當前國際政治環境復雜,瑞典和歐盟出 口兩用物品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瑞典國家安全保護法》及其修正案如何在實踐 中解釋和適用并不能完全確定,公司從瑞典 Silex 引入技術存在不被授予出口許可的風險。
與此同時,公司與瑞典 Silex 管理層一直努力與瑞典政府相關部門溝通,聲明瑞典 Silex 與賽萊克斯北京于 2018 年簽署《技術服務協議》及《許可協議》 時并無瑞典法律法規對此進行限制或瑞典政府部門要求進行審查或限制,相關協議文本符合當地法律法規,且賽萊克斯北京的 MEMS 業務不會用于軍事目的或對公共安全/人權造成風險,希望雙方正常的技術商業合作能夠得到瑞典政府公平、公正的對待。
經過約一年的評估與溝通后,瑞典 ISP 仍對上述出口許可申請作出 了否決的決定,對于這一決定,公司深表遺憾。公司鄭重聲明,公司自開展半導體業務以來一直與原有導航與航空電子業務相互隔離,且截至目前公司已完全剝離航空電子與慣性導航業務,公司業務不涉及軍事目的,不會對公共安全/人權 造成風險;公司始終合法合規經營,公司及公司子公司在境內外的經營活動均嚴 格遵守所涉及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
由于自 2020 年第四季度起,瑞典 Silex 與賽萊克斯北京的技術合作就已處于中止狀態,該兩家控股子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均正常開展,公司認為,該事項對公司的短期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對北京 FAB3 的中長期發展構成不利影響。公司與瑞典 Silex 管理層將繼續與瑞典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并視情況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在北京 FAB3 自力更生的基礎上積極尋求可能的解決方案,爭取將瑞典 ISP 該決定所帶來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水平。
賽微電子北京8英寸MEMS國際代工線啟動量產!
今年六月,由北京賽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與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共同投資的賽萊克斯微系統科技(北京)有限公司”8英寸MEMS國際代工線“(北京FAB3)正式啟動量產。
據介紹,北京FAB3成功量產的首款芯片為來自通用微科技有限公司(GMEMS)的MEMS麥克風芯片,該型芯片具有高信噪比、高AOP特征,與其在瑞典FAB代工的同型號芯片性能一致;基于該芯片封裝的MEMS麥克風性能優異,與樓氏電子、英飛凌等國際知名傳感器公司的同類產品相當。經過通用微科技進行的嚴格晶圓級性能測試以及對MEMS麥克風進行的性能檢測和可靠性驗證,確認成品性能達到設計指標要求,與基于瑞典FAB所代工芯片封裝的MEMS麥克風的關鍵性能一致。同時FAB3制造的該首批晶圓良率與瑞典FAB1&2處于同一水平,開始進行批量商業化生產。
報道指出,通用微科技是一家全球領先的MEMS傳感芯片供應商,其技術團隊由國內聲學MEMS傳感器的開拓者王云龍博士領銜,扎根聲學MEMS近二十年。通用微聚集了在聲學處理算法和傳感芯片方面的世界頂尖的專家,將聲學微型傳感器的研發與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及軟件相結合,從聲學原理入手,融合了MEMS傳感芯片、算法、及數字信號處理器或微處理器,打通了從傳感芯片到模組的全產業鏈,解決了語音交互中的喚醒、低功耗待機、雞尾酒會效應等核心難題。本次GMEMS研發的MEMS芯片首次在國內實現量產,為其建立完整的國內供應鏈體系填補了最關鍵和最重要的一環。
賽微在報道中強調。本次北京FAB3實現量產,讓賽微電子同時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和中國北京兩地擁有業界先進、高質量運營的8英寸MEMS產線,同時北京FAB3更是可以提供標準化的規模產能,有利于公司進一步拓展全球市場尤其是亞洲市場,結合先進工藝與規模產能,更好地為下游客戶服務,同時繼續擴大公司MEMS業務的競爭優勢,繼續保持在MEMS純代工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
賽微電子北京8英寸MEMS國際代工線正式量產,是賽微電子過去長達六年努力奮斗所實現的重要里程碑,同時更是賽微電子從MEMS”精品工廠“向”量產工廠“的關鍵轉折與起點。賽微電子歡迎與全球尤其是中國本土各領域MEMS設計廠商開展合作,為中國MEMS產業的獨立自主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