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堿金屬-氯電池
斯坦福大學和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名為堿金屬-氯電池的新電池,并在近期發表了一篇概述其突破的論文,這種新型電池有可能使手機和其他小工具等設備每周而不是每天充電。
新的電池化學成分也可能被用來使電動汽車在充電前能行駛六倍的距離。這將意味著,使用新的堿金屬-氯電池,每次充電能夠行駛200英里的電動汽車可以行駛1200英里。
新的電池化學成分利用了一個將氯化鈉或氯化鋰轉化為氯的過程。一個關鍵的方面是,這個轉換過程是可逆的。當電池放電時,電子從電池的一側移動到另一側,而當電池充電時,電子的移動方向則相反。
電池的突破并不是研究人員在開始該項目時試圖做的事情。該團隊開始時的目標并不是創造可充電的鈉和鋰-氯電池。相反,他們的目標是利用亞硫酰氯改進現有的電池技術。
亞硫酰氯是70年代首次發明的流行一次性電池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中一個實驗使用了氯氣和氯化鈉,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化學物質向另一種化學物質的相互轉化十分穩定,從而實現了可充電性。
一開始,研究人員甚至不相信這是真的,他們花了一年時間來發現和驗證它工作的基本過程。
到后來,研究小組發現,這種碳材料有一個納米多孔結構,充滿了極小的孔隙。中空球體像海綿一樣吸收氯氣分子,并將其儲存起來,以便以后在微孔內轉化為鹽。
到目前為止,該團隊已經實現了每克正極材料存儲1200毫安時電量,與目前每克200毫安時的商用鋰離子電池相比,其巨大的收益是顯而易見的。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