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由于疫情的關系,國內消費品市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尤其是智能手機市場,全年下滑了20.8%。
不過在2021年一季度,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出現猛烈反彈,智能總體出貨量累計達到9797.3萬部,同比增長100.1%。
但好景不長,這種復蘇趨勢目前正在減弱。
根據中國信通院日前發布報告顯示,2021年5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2300萬部,同比下降了32%。值得一提的是,國內 4 月手機出貨量也同比下降了34.1%。
4月、5月份接連出現智能手機出貨量大幅下滑的情況,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產業鏈上游手機芯片供應偏緊,新機發布速度放緩
今年開始,國外不少地區遭受到惡劣天氣影響,一些芯片制造商不得不暫停運營,芯片供應因此出現空白期。盧偉冰曾在微博上感慨:“哎,今年芯片太缺了。不是缺,是極缺。”同時盧偉冰出席紅米K40發布會時還表示:小米不能保證不會出現缺貨的情況。
由于全球缺芯問題的加劇,各大手機廠商在4月、5月份都放緩了新品發布節奏。根據信通院的數據,5月上市新機型25款,同比下降16.7%,占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92.6%。
實際上,缺芯問題自疫情以來一直存在。此前,研究機構IDC就曾發布預測,稱2021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將扭轉2020年的下滑趨勢。不斷上漲的手機銷量,也讓芯片端的競爭將愈發激烈,缺貨將成為常態。
華為出貨量大幅下降,其它手機廠商未能完全彌補華為高端市場空缺
在臺積電還能正常為華為代工芯片之前,三星、華為、蘋果,是全球手機三巨頭,三者占據了全球手機市場過半份額。
但在美國制裁下,導致華為高端手機無法正常出貨。以往華為會在每年春秋兩季(3月與9月)分別推出P系列和Mate系列新機,芯片危機下,今年3月P50已遺憾跳票。在6月初鴻蒙系統發布會上,華為P50渲染圖曾短暫地出現在宣傳片當中,但并未被正式提及。P50延遲發布,mate 50延遲也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缺芯”無法正常推出新機導致華為讓出了大量的市場份額,據不完全統計從去年Q4開始,華為大概從2億臺掉到1億臺,讓出來1億臺的市場空間。
這對于手機廠商來說是個搶占市場的好機會,但由于各種原因其它手機廠商沒能真正接住華為讓出的高端份額。有經銷商表示華為P和Mate系列的老用戶在不斷推遲換機計劃。“他們想換新機,但如果不想用蘋果,就沒得選,寧可先不換。”
事實上,所有的理由背后只有一個根源,那就是消費者的購機欲望不強。去年四五月份5G手機陸續上市,已經掀起一波換機潮,現在手機做工精良,內存空間足夠大,兩三年內都沒有再換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