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中芯國際在“上證e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稱,目前公司集成電路芯片制造供不應求,一季度整體產能利用率達到98.7%。根據公司今年的CAPEX支出計劃,擬擴建1萬片12英寸和4.5萬片8英寸晶圓的產能。
統計顯示,2021年一季度,中芯國際實現營業收入72.92億元,同比增長13.92%;實現歸母凈利潤10.32億元,同比增長136.39%。根據公告,中芯國際2021年第二季度業績將在2021年8月5日(星期四)香港聯合交易所及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結束后發布。業績說明會議將于2021年8月6日(星期五)舉行。
自去年四季度以來,隨著下游芯片需求量暴增,全球晶圓代工產能也是持續緊缺,各大晶圓廠紛紛新建晶圓廠或在現有廠房基礎上進行擴產來應對,中芯國際也不例外,早早就開啟了產能擴張計劃。
浙江日報報道,位于浙江紹興的中芯紹興成功完成晶圓設備鏈調試。8英寸晶圓月產能增至7萬片,良品率達99%。目前半導體領域應用范圍最廣的是8英寸、12英寸晶圓。中芯紹興量產成功的8英寸晶圓,可用于智能汽車、智能家居家電的芯片制造。
今年2月,北京經開區“兩區”建設129個集中簽約項目之一——中芯京城12英寸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項目的一期工程項目(以下簡稱“中芯京城一期工程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該項目總投資約為497億元,將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計劃于2024年完工,建成后將達成每月約10萬片12英寸晶圓產能。從其股東信息統計可知,中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為中芯京城第一大股東,持股51%;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分別持股24.49%、24.51%。
今年3月,中芯國際再發公告,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簽訂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同意中芯國際和深圳政府(透過深圳重投集團)(其中包括)以建議出資的方式經由中芯深圳進行項目發展和營運。
依照計劃,中芯深圳將開展項目的發展和營運,重點生產28nm及以上的集成電路和提供技術服務,旨在實現最終每月約4萬片12英寸晶圓的產能。預期將于2022年開始生產。待最終協議簽訂后,項目的新投資額估計為23.5億美元。各方的實際出資額將根據第三方專業公司對中芯深圳所作評估而定。預期于建議出資完成后,中芯深圳將由中芯國際和深圳重投集團分別擁有約55%和不超過23%的權益。中芯國際和深圳政府將共同推動其他第三方投資者完成余下出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