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NO Research 產業資訊,日本材料廠商正在韓國和中國臺灣增產半導體材料。東京應化將韓國分公司的感光材料(Photo Resist,用于形成線路)產能擴大一倍,大金將在韓國建設新工廠,生產用于半導體制造工序使用的氣體。雖然迄今為止一直從日本進口,但現在希望通過提高尖端半導體匯集地的產能,來擴大供應鏈。
東京應化在韓國仁川的現有工廠投資數十億日元,以擴充設備,將產能提高至2018年的兩倍。感光材料用于硅晶圓上電路繪制。東京應化的感光材料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5%,居首位。
東京應化將首先從日本進口生產感光材料(可用于尖端半導體生產技術—EUV極紫外光刻)的原料樹脂,然后在韓國本地采購溶劑,最后進行組合生產。
(圖片來源:日本經濟新聞)
大金決定與韓國的半導體生產設備廠商設立合資公司,投資40億日元(約2.36億元)在韓國當地成立新工廠。新工廠自2022年開始生產蝕刻工序中使用的氣體。此前大金一直供應由日本和中國大陸生產的產品,今后將通過本土化生產提高競爭力。
東京應化和大金將分別為韓國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等半導體巨頭企業提供半導體材料。
信越化學在臺灣地區的感光材料新工廠已開始運營。設備投資額(含日本國內工廠的擴產)為300億日元(約17.7億元)左右。一直以來僅在日本國內生產的EUV感光材料已經在臺灣生產。昭和電工旗下子公司—昭和電工Materials(原日立化成)也計劃到2023年投資200億日元(約11.8億元),在韓國和中國臺灣擴產硅晶圓的研磨材料和排線基板材料。
日本化工企業在韓國和中國臺灣的投資正逐步擴大。從日本銀行的國際收支統計來看,化學醫藥領域的直接投資中(截止到2019年),以化學領域為中心保持持續增長。其中明顯帶動投資增長的是半導體相關材料。半導體(采用尖端的300mm晶圓)產能從國家和地區來看,韓國和臺灣共占全球的一半。由于三星電子和臺灣集成電路制造(TSMC)相繼決定進行大規模投資,因此日本占優勢的半導體材料需求將持續高漲。
東京應化為了充分滿足客戶需求,在不斷強化本土化研發能力和生產體制。“過去三年在韓國、中國臺灣和北美等海外地區的投資較多”(東京應化)。由于日本國內沒有有望將EUV應用于半導體生產的企業,因此客戶主要集中在海外。
對供給鏈的擔憂也促進了本土化生產。2019年日本政府加強對韓國出口半導體材料管制。韓國政府為擺脫對日本的依賴,正致力于實現多種材料和設備的國產化,通過補助研發費用、部分地區的稅收優惠等措施推動國內外企業的投資,因此美國杜邦也決定在韓國生產用于EUV的感光材料。日本企業要想向韓國出口屬于管控對象的化學品,依然需要日本經濟產業省的特別許可。生產氟化氫的日本STELLACHEMIFA株式會社2019財年(2019年4月-2020年3月)半導體、液晶方面的氟化氫出貨量較上一財年下滑26%,2020年4月-12月期間的出貨量與上年同期保持同等水平。
三星電子等企業決定進行大型投資,半導體材料隨之需求高漲。(圖片來源:日本經濟新聞)
與之相對,在韓國的本土化生產不存在出口限制問題。日本某大型化學廠家的干部表示:“在中美、日韓的供給網出現風險的情況下,本土化生產的呼聲越來越強”。
今后,日本的半導體材料廠商可能會被迫需要在亞洲、美洲擴大產能。美國拜登政府正在致力于整備半導體供應鏈,且于4月12日與19家企業的高管進行了有關穩定供給的會談。美國英特爾決定投資200億美元(約1300億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新工廠(其中也有美國政府的意見)。TSMC也計劃在亞利桑那州建設新工廠。
在硅晶圓方面,日本的信越化學和勝高(SUMCO)持有全球約60%的份額,此外,在感光材料方面,日本企業的占比也近九成。且很多日本企業都在美國設有生產據點,如今幾乎都處于滿負荷運轉狀態。如果上述英特爾和臺積電的新建半導體工廠相繼在美國運營,則會要求日本企業進行材料供給,因此對日本企業而言也存在負擔增大(包括資金方面)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