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IHS Markit的最新數據,2020年全球汽車半導體收入預計將超過最初的預期,今年每輛汽車銷售的半導體平均價格有所增加。
汽車對半導體的需求
為了滿足汽車智能和行車安全功能,軟硬件在汽車中的份額正在急劇增加,從而導致新的汽車技術公司涌現。新興汽車公司與老牌汽車公司合作,或者正在推出自己的智能電動、混合動力、自主和替代燃料汽車產品。
半導體部件構成了駕駛系統所需的基礎硬件。2021年,汽車出貨可能會受到半導體芯片短缺的影響,這表明汽車行業對半導體行業的依賴。半導體行業和產品是開發更智能硬件的關鍵,各大品牌都在使用更智能的軟件,來推動產品和行業的增長及升級。
如今的混動和純電車,即便是在低端市場,產品也大多配備了自主功能組件和先進的信息娛樂系統、人機交互界面等。與之相對應的,這些車用半導體都已經成為了電動車的標配了,市場不可能不大。
不斷增加的成本
但同時,汽車對半導體解決方案的需求,也推動了智能汽車芯片的創新和發展。為了安全駕駛,對高效硬件上的精密軟件開發的需求日益增長,這一需求對行業來說非常關鍵,因為推動了汽車行業從半導體的角度,重新審視與創新智慧出行等解決方案。
我們可以看到,半導體的投入在新車中所占的份額正在上升。但更大的挑戰仍然是優化開發和制造成本。汽車商們致力于優化工藝,來制造低成本產品,以滿足大規模消費市場需求。
但目前向市場證明和推出更為智能的半導體驅動解決方案,成本增加帶來的在變得越來越困難。自動駕駛(不是專門指自動駕駛)技術在被大眾市場使用之前需要數年的道路測試。所有這些都增加了成本。
當然,沒有一家智能車公司會懷疑這些成本投入的必要性。因利用高級的系統和軟件提升汽車產品智能化水平,對產品的競爭力至關重要。特別是在當代汽車中,以技術為動力的功能越來越常見,就促使汽車行業要不斷投資相應的軟硬件。通常汽車制造商采用的方式有:外包汽車芯片和傳感器等重要的半導體、聯合半導體公司共同研發、合作投資相應半導體生產等。
未來市場前景
根據此前預計,2020年半導體收入將下降9.6%,略高于380億美元,比起年中的預估的下降20%已經樂觀了不少。站在年末,IHS對于2021的增長預測更強勁,特別是電動汽車在全球的進一步普及,將是幫助推動2020年半導體市場的一個因素。
具體來說,推動復蘇有兩個因素。首先是目前整車庫存較低,這將給明年的新車增幅帶來較大空間;同時,為刺激不景氣經濟環境下的汽車行業,同時推動人們轉向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不少國家和地區都出臺了補貼政策。再次,由于純電與混合車通常比同等級別的燃油車更貴,因此市場的出貨金額肯定會節節攀升。
混動和純電車對昂貴的功率半導體器件需求較多,比如能控制和牽引電機的逆變器、DC-DC轉換器等,另一方面,電子化大潮下,人們對車輛的自主功能、高級信息和娛樂功能的需求增長也很明顯。
新冠疫情從總量上削減了小汽車的總體出貨量,但是平均每輛汽車上使用的半導體均價卻在上調。在歐洲一些地區,政府只對電動車出臺購買激勵政策,而不是“舊車折現”,那么此舉肯定有助于提升小型化、入門款電動車的銷量。
事實上疫情可能給電動車普及化帶來了一種特定的推動,其造成的增長不是爆發式的,而是層層躍進——隨著電子化在人們生活中的普及,汽車半導體市場的增長將會越來越迅速。HIS估算,2021年汽車半導體市場增幅在18%左右,到2026年,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可達676億元,2019-2026的健康年復合增長率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