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交所信息披露,上海合晶硅科創板項目動態更新為“終止”。查詢信息顯示,這主要是因發行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或者保薦人撤銷保薦根據《審核規則》第六十七條(二),上交所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據公司招股說明書介紹,上海合晶是中國大陸少數具備從晶體成長、硅片成型到外延生長全流程生產能力 的半導體硅外延片一體化制造商。經過多年發展,根據賽迪顧問統計,公司已成為全球第六大、中國大陸第一大半導體硅外延片一體化制造商,在中國半導體材料領域具 有重要影響力。目前,公司在上海、鄭州、揚州設有四座生產基地,擁有晶體成長、 硅片成型到外延生長的完整生產設施,具備8吋約當外延片年產能約 240 萬片,有效提高了中國大陸半導體材料行業的自主水平。
說明書進一步指出,上海合晶掌握國際先進的外延片全流程生產技術。公司生產的外延片具有高平整度、高均勻性、低缺陷度等特點,產品的外延層厚度片內均勻性、電阻率片內均勻性、 表面顆粒、表面金屬沾污水平等核心技術指標均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公司擁有一支經 驗豐富、勤勉專業的研發團隊,建立了產研結合的高效研發流程,能夠快速響應下游 市場需求。公司先后參與制定了多個國家、地方及行業標準,承擔過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研究與開發專項、上海市火炬計劃項目、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等多個省、 部級研發項目。
在營收方面,據招股說明書,2017 年度至 2019 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99,620.58 萬元、124,036.51 萬元和 111,035.91 萬元;分別實現凈利潤 6,537.27 萬元、18,588.40 萬元和 11,944.64 萬元;分 別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 6,265.47 萬元、13,393.23 萬 元和-2,604.99 萬元。2017 年度、2018 年度、2019 年度,公司營業收入分別較上年同 期增長 15.05%、24.51%、-10.48%,凈利潤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 135.97%、184.34%、 -35.74%。2019 年度,公司出現營業收入、凈利潤下滑的情況,主要系受到行業景氣 度、上海合晶松江廠停產搬遷與鄭州合晶產量尚處在爬坡期的影響。
未來,隨著行業景氣度恢復、鄭州合晶產量上升、逐步提升拋光片等原材料自給 率,預計公司的銷售收入與毛利潤將有所上升,進而提升公司整體經營業績的表現, 但不排除公司未來受下游行業波動、行業競爭加劇、產品認證等因素綜合影響,導致 經營業績進一步下滑。
按照他們的說法,他們所選的上市標準是“《科創板上市規則》第 2.1.2 條的第四套標準 ” 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 30 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 3 億元“?!?/p>
按照他們的說法,公司本次擬公開發行 A 股普通股股票,實際募集資金總額將視市場情況及詢價確 定的發行價格確定,所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按輕重緩急順序投資于以下項目:
在招股說明書中,他們談到了公司面臨的技術風險、經營風險,同時他們還談到了客戶集中的風險。
據介紹,報告期內,公司第一大客戶為合晶科技。2017 年度至 2019 年度,公司對合晶科 技的主營業務銷售收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53.71%、55.10%和 60.52%。合晶科技為公司的經銷商,公司主要通過合晶科技向海外客戶銷售外延片、拋光片等。發行人存在客戶較為集中的情形。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發行人已停止通過第一大客戶合晶科技經銷外延片,并調整為由公司直接向終端客戶或通過第三方經銷商銷售;公司已停止向客戶銷售半導體硅拋光片,并調整為向合晶科技提供拋光片等其他 半導體硅材料加工服務。但是,發行人未來仍可能存在客戶較為集中的風險。
此外,他們還談到了境外收入占比較高的風險。據招股說明書,2017 年度至 2019 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境外收入的金額分別為 58,215.99 萬 元、82,212.07 萬元、81,585.68 萬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65.20%、 67.68%、81.69%,公司境外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較高,境外客戶的主要地區包括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終端客戶遍及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未來, 國際貿易政策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若全球貿易摩擦持續加劇,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 發生變化,境外客戶可能會減少向公司采購相關產品或服務,將對公司未來的經營業 績造成不利影響。
按照他們招股說明書,他們還面臨供應商集中的風險,而這個供應商,也就是他們的第一大客戶——合晶科技。
報告期內,發行人第一大供應商為合晶科技。2017 年度至 2019 年度,發行人自 合晶科技及其關聯方采購金額分別為 45,166.38 萬元、55,688.72 萬元、65,027.28 萬元, 占當期營業成本的比例分別為 55.16%、58.76%和 68.55%,供應商較為集中。上述關 聯采購的主要內容為拋光片。未來,隨著鄭州合晶產量的提升,公司 8 吋外延片生產 所需的拋光片將逐步主要由公司自主供給。但是,發行人未來仍將通過向合晶科技采 購拋光片等方式,滿足外延片生產需要,發行人未來仍可能存在供應商集中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