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滿天芯曾報道了南京即將組建一所集成電路大學的消息引發熱議。10月22日,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正式揭牌,這將是中國第一所以集成電路命名的大學。
關于南京集成電路大學的五個問答:
1.集成電路大學由誰來辦?
南京集成電路大學由江北新區管委會根據當地產業發展需要而建,是對現有教育體系的一種突破和嘗試,以實訓帶教為主,目標是培養具備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產業人才。
2.集成電路大學落在哪兒?江北新區,并非任何一所高校內。
3.學生來自哪里?師資又來自哪里?這所大學生源來源于高校已具備基本專業知識的學生、來源于跨學科的有志于從事集成電路相關工作的學生以及企業初級職員等。
師資來源于企業資深工程師、國內外行業專家和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高校老師。
4.培養方式是怎樣的?南京集成電路大學采用“5+1+2”的設置,進行多維度、全方位的產業人才的培養。
“5”是指5類學院,即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學院、微電子學院示范基地、集成電路現代產業學院、集成電路國際學院和集成電路未來技術學院。
“1”是指1個科技園,通過“5個學院”,篩選出優秀人才及項目,進行孵化。
“2”是指師資與學員服務辦公室、就業與創業指導辦公室。
學員完成學業經過實踐考核頒發結業證書。
5.結論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是一所由產業集聚地(南京江北新區)主辦,作為銜接高校和企業、推進產教融合的開放平臺,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補充。
與傳統大學不同之處:
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ICisC)主任、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時龍興介紹,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是一所應運而生的IC大學,為滿足集成電路人才培養的數量、質量以及多樣性而建立。南京集成電路大學的設立與傳統高校相比,主要有承辦主體、定位、證書以及稱謂四點不同,意在為了大學能夠圍繞產業的發展來對人才進行培養,有著明確的定位目標不一樣,能夠有效解決當前產業發展的人才短缺的問題。
今年6月,在工信部、教育部的指導下,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 2019-2020》,報告指出,截至2019年底,我國直接從事集成電路產業的人員規模在51.19萬人左右,預計到2022年前后全行業人才需求將達到74.45萬人左右,這意味著將有20多萬集成電路人才缺口。
這份白皮書同時提出,有超過80%的集成電路相關畢業生沒有進入到集成電路相關產業從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