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領先激光雷達廠商覽沃科技(Livox)宣布與全球重卡銷量第一主機廠一汽解放以及一汽解放發起成立的智能車研發公司摯途科技達成重要合作。L3 級 J7 超級卡車由一汽解放與摯途科技聯合開發完成的,其中,一汽解放負責整車、電子電氣、線控底盤系統的開發設計,摯途科技負責自動駕駛系統的軟硬件系統開發。
自動駕駛技術的日益成熟,人類駕駛員似乎在被慢慢的終結。不過,想要真正實現無人自動駕駛,"自動駕駛人"們還任重而道遠。數據、基建等方方方面都需要去落實、去推動,而非自動駕駛技術這一項(況且自動駕駛技術還并不成熟),所以自動駕駛想要完全取代人類駕駛員,仍需要不短的時間。
而在這段時間里,自動駕駛技術步步為營的推進,不斷的應用到真實駕駛場景中,為駕駛提供了更安全、更多面的輔助,讓卡友行車更加的安全和輕松。
圖源:MEMS
本次合作中,Livox 將負責 J7 L3 級智能車型全生命周期車規級激光雷達的量產供應,這代表著全球首例應用于干線物流場景的車規級激光雷達量產項目正式落地,Livox 也將作為民族汽車零配件新生力量助力一汽解放邁入百年汽車品牌智能駕駛的新時代。
Livox 憑借獨特的旋鏡式類固態技術,背靠大疆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生產制造能力和質量管理體系,已成功打破了多年來制約激光雷達規模化應用的“成本、可靠性、可量產性”三大瓶頸,充分滿足自動駕駛對車規級激光雷達的要求,并成功獲得摯途科技研發、質量與商務團隊的高度認可。
在高級別自動駕駛系統中,得益于優異的距離感知能力和弱光環境適應力強等特點,激光雷達成為不可缺少的核心傳感器。據統計,在商用重卡駕駛場景下,整車在高速公路上每日連續行駛時間超過 17 個小時。如此全年無休、高強度的工作需求,讓一汽解放對 Livox 激光雷達提出了遠高于乘用車項目的魯棒性要求:不僅包括 10 年 150 萬公里設計使用壽命,還要具備更高的可靠性、穩定性及抗振動性等。
在更高的產品要求背后,Livox 憑借快速高效的客戶響應能力以及完善的智能制造與供應鏈體系,成功應對上述挑戰。繼今年 7 月份與高仙機器人達成萬臺級量產合作后,又達成了激光雷達規?;慨a的行業新里程碑。
Livox 憑借獨有的 DL-PACK 全氣密性封裝專利技術,在保證了發射與接收核心器件高可靠性的同時,大大簡化產線對焦流程,每臺產品只需一次性自動化對焦即可達到數十倍于傳統機械式激光雷達的生產效率,保證大規模量產的同時大幅度降低了組裝成本。
在保障量產交付能力的同時,Livox Horizon 核心零部件均采用車規級部件(滿足 AEC-Q 等相關標準),且通過 ISO16750、IEC60068 等可靠性標準測試,以及達到 ISO11452、ISO7637、CISPR25 等 EMC 測試標準,保證了產品使用壽命、各項測試標準與結果能滿足車規要求。
背靠大疆車規級智能制造中心,Livox 產品線不僅擁有更先進的試驗設備和國家級資質認可的車規級實驗室,量產能力也已按照單條產線 10 萬臺 / 年的產能進行規劃建設,整個制造中心最終將部署 4-5 條生產線滿足年產 50 萬臺激光雷達的需求。Livox 不但實現了車規級激光雷達從 0 到 1 的研發突破,面對車規級量產項目更能做到從容應對,將全方位保障一汽解放 J7 L3 級智能車項目產品可靠性與交付及時性。
J7 L3 級智能車的設計沒有太多的變化,依舊是我們熟悉的模樣。X 造型前臉,外寬內窄的大燈,營造出犀利感,整車的設計如同銳利的雄鷹一般。
鷹的英譯 EAGLE,落到了層次分明的前格柵上,細節的點綴再次強化了品牌的鷹圖騰。
要說不一樣,還是用來支撐 L3 級自動駕駛的傳感器,從頭到腳,全副武裝。
在擋風玻璃的上方,設置了尺寸較大的傳感器,用于采集車輛前部的信號;擋風玻璃內部設置了三個攝像頭,分別接收不同的信號;后視鏡上也進行了傳感器布局,底座上設置有攝像頭,下方裝有毫米波雷達裝置,用以支持盲區預警功能;保險杠上同樣設有毫米波雷達,實現車輛巡航、前部障礙物識別、自動剎車等。
這些硬件的相互配合,使這臺車實現了 L3 級自動駕駛,擁有前碰撞預警、車道偏離預警、自動緊急制動、全速自適應巡航、車道居中保持、智能節油、駕駛員疲勞監測、盲區預警、單車道巡航、自動變道、安全停車等功能,甚至實現了技術難點較高的匝道識別功能。
憑借高性能、車規級可靠性及量產保證等多重優勢, Livox 希望未來能夠攜手更多合作伙伴為智能駕駛帶來更好的感知方案,助力智能駕駛時代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