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的興趣是用繪畫來表達世界,描述世界,而黑客也是一樣,是在用代碼來描述世界,表達對世界的看法。
本書核心內容概述
本書是硅谷創業之父 Paul Graham 的文集,主要介紹黑客即優秀程序員的愛好和動機,討論黑客成長、黑客對世界的貢獻以及編程語言和黑客工作方法等所有對計算機時代感興趣的人的一些話題。
《黑客與畫家》是一本為黑客正名的技術散文集。一提到“熊貓燒香”、網絡游戲盜號木馬以及某某公司網站系統被人入侵的消息,人們總會聯想到是“黑客”干的。實際上,黑客的本意并非如此。
因為作者初衷并非寫給純技術人員閱讀,所以書中談論了包括如何學習、編程與藝術的關系、言論自由、創造財富、創業、品味和技術等眾多話題,他希望除了幫助對編程有興趣的人成為黑客以外,還能引起更多非技術讀者的思考。
本書觀點書摘
金錢不是財富,而只是我們用來轉移財富所有權的東西。
你向下沉淪或者向上奮進都取決于你自己,不能把原因推給外界。
大公司最大的困擾就是無法準確測量每個員工的貢獻。
有一個辦法可以發現是否存在可放大性,那就是看失敗的可能性。因為收入和風險是對稱的。
如果你有一個令你感到安全的工作,你是不會致富的,因為沒有危險,就幾乎等于沒有可放大性。
每個劃船手看不到自己更努力劃槳有何不同;一千人的團隊使得任何個人的努力都被大大地平均化了。
喬布斯曾經說過,創業的成敗取決于最早加入公司的那十個人。我基本同意這個觀點,雖然我覺得真正的成敗的其實只是前五人。
團隊越大每個人的貢獻就越接近于整體的平均值。優秀的小團隊更能帶來額外的激勵。
創業是有一些潛規則的,其中一條就是很多事情由不得你。另一條潛規則是,創業的付出與回報雖然總體上是成比例的,但是在個體上是不成比例的。
大多數時候,促成買方掏錢的最好辦法不是讓買家看到獲利的可能,而是讓他們感到失去機會的恐懼。
次強的動機則是讓他們擔心如果現在不買你,你的高速成長將使得未來的收購耗資巨大,甚至你本身可能變成一個他們的競爭對手。
你開辦創業公司不是單純地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解決那些用戶關心的問題。
無論你的技術水平有多高,用戶數量都比你自己的判斷更能準確反映哪些問題應該優先解決。
創業公式:搭建原型上線運營收集反饋調整產品成長壯大,很自然的,和做產品的思路是一致的。
成年人在真實世界中的團體,一般來說,都存在某個共同目標。那么領導者通常可以由最善于實現此目標的人承擔,而學校里的學生并沒有共同目標,但等級關系卻不會消失,所以學生們的等級是憑空創造出來的。
科研與實戰的區別,科研要新,實戰要“有用”,寫過博士論文的人都知道,確保自己正在開墾新領地的方法,就是去找那些沒人要的土地。推論,所以基本沒用。
隨著技術的發展,每一代人都在做上一代人覺得很浪費的事情。
5G 對黑客倫理的闡述
①使用計算機以及所有有助于了解這個世界本質的事物都不應受到任何限制。任何事情都應該親手嘗試。
②信息應該全部免費。
③不信任權威,提倡去中心化。
④判斷一名黑客的水平應該看他的技術能力,而不是看他的學歷、年齡或地位等其他標準。
⑤你可以用計算機創造美和藝術。
⑥計算機使生活更美好。
創業公司比大公司更具優勢的論證
到目前為止,從 Y Combinator “畢業”的創業公司已有 200 多家,已經失敗的公司不到 20%,而互聯網創業的平均失敗率是 90%。
大的軟件公司可以雇到能干的人,讓他們去干輕松的事情,也可以雇到不能干的人,讓他們去干艱苦的事情,但是無法雇到非常能干的人,讓他們去干非常艱苦的事情。
由于大公司會使得每個員工的貢獻平均化,導致員工即使再努力工作也很難準確估量自己的工作成績,這使得優秀員工更容易懈怠,從而拖慢整個公司的效率,而這是創業公司的機會。
創業公司就像游擊隊一樣,喜歡選擇不易生存的深山老林作為根據地,政府的正規軍無法追到那種地方。我還記得創業初期我們是多么筋疲力盡,整天都為一些可怕的技術難題絞盡腦汁。
但是,我還是感到相當高興,因為那些問題連我們都覺得這么困難,那么競爭對手就更會認為是不可能解決的。
可測量性和可放大性
作者認為,你的職位產生的業績應該是可測量的,否則你做得更多,也不會得到更多的報酬。此外你還必須有可放大性,也就是說你做出的決定能夠產生巨大的效應。
小團隊=可測量性
高科技=可放大性
喬布斯曾經說過,創業的成敗取決于最早加入公司的那十個人。我基本同意這個觀點,雖然我覺得真正的成敗的其實只是前五人。
小團隊的優勢不在于它本身的小,而在于你考研選擇成員。我們不需要小村莊那種“小”,而需要全明星第一陣容的那種“小”。
你究竟想雇傭多少個黑客?大家公認少于 10 人的團隊最適合開發軟件。如果你無法找到 10 個 lisp 黑客,那么你可能選錯了創立軟件公司的城市。
切記不要作似懂非懂的盲目者
如今大家習慣于夸贊創新者,有些事可以不受束縛天馬行空的。但是相對于指出現于個展的作品,我們還是更喜歡能夠真正運用于生活中的樸實卻不失精致的設計。所以,并不是說某些職業有多酷而是你真正能夠做出怎么樣的東西。
當然這并不是說你就應該是隨大流的,把別人的觀點的當做了自己的觀點。如今媒體如此發達,給出的信息太多以至于許許多多的人都覺得自己什么都懂然而切其實什么都不懂,這是個常態。
要記住的是,與笨蛋辯論自己而已會變成笨蛋,自由思考要比暢所欲言更重要。
當你做一件別人不認可的事情的時候,比較大的可能性是你錯了,但也有一定可能性是大家都錯了,而你是對的。
關于教育的系統描繪
“我們大多數人從孩提時代起舊被鼓勵不要去分析清楚自己的頭腦”,作者描述了典型美國中產家庭的撫養模式,這樣的鼓勵往往是由于家長無暇顧及,不得不讓孩子顯得“省事”。
公立學校就像監獄,它不真實,僅為了讓學生呆在應該待的位置。而“你在學習中遇到的文字都是專為考試而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出題,而不是為了講清楚問題”。
現在的青年不尊敬成年人,因為兩者的世界割裂太遠,他們不了解成年人在做什么,“他們上班路上把孩子送去學校就像度假前把寵物送去寄養一樣”。
年輕人不是學徒,無法繼承成年人的技能,一切只能等到他們到了真實的世界之后才會體會。
結尾
《黑客與畫家》作者最大的目的就是,通過這本書讓普通讀者理解我們所處的這個計算機時代,揭示它的發展軌跡,幫助你看清我們現在的位置和將來的方向。黑客的價值在于他們敢于承擔可能的批判,而去做一些常人眼里看來“叛逆”的事情,這當中蘊涵了改變世界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