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成功研發出全自動快速檢測儀和多重微流控檢測元件的呼吸道傳染病快速測試系統,可用于即時檢測(point of care testing, POCT),能以合理成本一次性檢測超過 30 種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毒和細菌,包括 2019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該系統輕巧易用,是技術上的一項重大突破,亦能廣泛應用作為傳染病控制以及日常監測的第一道防線。香港理工大學于 2 月 11 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相關研究結果。
該系統能夠在同一個測試中,在 1 個小時內檢測出 30 至 40 種病原體,包括季節性流感病毒(如 H1、H2 和 H3 甲型流感)、禽流感(H5、H7 和 H9)、人類呼吸道合胞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癥(即 SARS-Cov)、中東呼吸綜合癥冠狀病毒(MERS-CoV)和 2019 新型冠狀病毒。利用當前的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該系統從核酸提取、擴增、檢測到分析均為全自動。其采用的微流控和生化技術正在申請專利,可實現超靈敏的檢測(最多五個基因復制樣本),并能以極高的特異性同時區分各種病原體。該系統使用簡單,整個測試過程無須人手操作。
據悉,該系統由全自動快速檢測儀和多重微流檢測元件組成。系統利用聚合酶鏈反應技術,從核酸提取、擴增、檢測到分析均為全自動。系統采用的微流控和生化技術正申請專利,可以極高的特異性同時區分各種病原體。而該系統容易使用,整個測試過程無須人手操作。
研究團體介紹,醫護人員需先從懷疑患者的鼻咽中提取樣本,再將樣本放入微流體試劑盒,并置于檢測儀中,等候約一小時后,電腦便可生成報告。
香港理大創新及科技發展總監劉樂庭說,快速測試系統可讓病人盡快獲得適切治療,有需要時盡快隔離。新技術能對約 40 種病毒或細菌三度進行檢測,相信準確度及靈敏性較高。該診斷系統目前已進行不足百次臨床樣本測試,包括兩次新冠肺炎患者樣本測試,而結果測試全部準確。
理大研究團隊表示,研究并非特別為這次疫情而做,現在他們擁有多部儀器,可以借給公立醫院使用,至于量產要視乎未來有多少資金資助,短期內未必能大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