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超聲不僅僅是圖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能夠讓圖像的診斷彌補人力的不足。”中國醫生協會超聲分會會長、首都醫科大學超聲醫學系主任何文在9月8日GE的全身超聲LOGIQ E20上市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國內超聲醫生分布不均,且診斷水平不一,智能超聲設備能夠拉平城市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機構中診療水平的差距。但目前高端超聲設備主要落地在城市三甲醫院,基層仍以低端超聲為主。
此次GE上市的LOGIQ E20將利用全息域成像引擎和數字引擎技術,提升臨床診療效率。“超聲的分辨率、圖像靈敏度和敏感性都不一樣,另一方面和醫生的水平有關系,以往醫生通過肉眼分析圖像,實際上是有些缺陷的,但是目前為了解決基層醫院或者年輕大夫診斷水平不高的問題,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就會大大提升基層醫院對疾病診斷水平和治療能力。”
界面新聞記者提出智能設備何時能夠到達基層,何文表示,或許五年,就能夠看到從鄉村到城市對人工智能超聲的應用。隨著5G的發展,何文預計未來各等級醫院間超聲圖像可以實現共享,“這樣大醫院就可以看到基層做的影像,來拉齊診療水平。”
針對目前國內超聲發展情況,GE醫療中國超聲產品事業部總經理馬海燕表示,國內同國外市場差別主要為國內對于全身機的需求更大,“全身機意味著整個身體各個部位掃查,老百姓從頭到腳,一臺機器它都能夠高質量完成。”出于患者人數及經濟學因素考慮,國內臨床檢查首選超聲。
“國內超聲是獨立的超聲科,國外超聲科可能放到影像里,對于國外醫生來說,超聲只是檢查的一部分,最終建議做CT繼續檢查。但是我們患者的疾病負擔能力,不可能讓所有患者做完超聲,繼續做CT,國內22萬超聲醫生要給出診斷。”何文表示。
超聲影像檢查是指運用超聲波的無力特性,通過電子工程技術對超聲波發射、接受、轉換及計算機的款素分析、處理和現象,從而對人體組織器官的物理特性、形態結構與功能狀態做出判斷的一種無創檢查方式。相較于CT、X射線等檢測方法,超聲診斷具有實時掃查、無創、無輻射,價格較低等特點,并且可移動,掃查方式靈活。
除了以往在婦產科,心臟科和體檢上的應用,精準麻醉、超聲引導穿刺、超聲引導微創手術等新的應用領域進一步增加了超聲設備的市場需求。“超聲醫學是臨床重要組成部分,從超聲診斷到救急治療,可以說在臨床醫學各個學科起的作用非常大,我們不僅僅做一個B超,做一個產科,實際遠遠不是這樣,我們從頭到腳基本上各種疾病都主要是可超聲檢查。”何文說。
根據賽柏藍整理的2018年國內超聲診斷儀市場數據顯示,GE占到其統計的2018年國內超聲診斷儀市場份額的19.64%,為所有品牌首位,在市級公立醫院市場和縣級公立醫院市場中,GE市場份額分別為21.73%和26.9%。此次發布的高端超聲設備面向群體為承擔科研任務和特定檢測需求的三級醫院,三級醫院在超聲市場格局中一直都是進口超聲品牌爭奪的主戰場,有投資報告顯示三級醫院超聲采購金額為國內所有醫院的40%左右。
近年來,雖然有部分國產品牌進入到行業中,但是主要爭奪中低端市場。2016年5月,衛計委印發《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其中包括要求縣級醫院配置超聲影像設備,隨著分級診療制度的發展,預計基層超聲市場將進一步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