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4月公布《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到歲末年初正式批復《關于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國家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步伐日益加速。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緊跟節奏,掛牌成立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牽頭編制《雄安新區電力專項規劃》并順利通過專家評審,陸續發布“1+3+1+1”電網標準體系,容東片區、啟動區等電力專項規劃成功納入區域控詳規建成國際一流綠色智能電網的夢,激蕩著河北南網越來越多電網建設者的心。
規劃藍圖緊鑼密鼓擘畫
2018年4月22日,國家電網公司與河北省政府舉行會談,雙方在推動雄安電網規劃建設、加快河北電網發展、推進清潔供暖、精準扶貧等方面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簽署了《雄安新區電網發展合作框架協議》。當天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就在前一天,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批復了《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正逢其時的戰略會談,標志著雄安電網規劃建設步入加快推進實施階段。
新區建設,規劃先行,要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再開工建設。
2018年5月21日,經過多次匯報溝通,國網河北電力成功促請政府將《雄安新區電力專項規劃》再次委托給公司編制,成為26項專項規劃中唯一一項由企業負責編制的規劃。
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國網河北電力邀請內外部專家組成電力規劃編制團隊。同年6月,該公司牽頭編制的《雄安新區電力專項規劃》一次性通過新區管委會專家評審,兩個月后,規劃順利通過河北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審議。最終,該規劃通過雄安新區電力專項規劃專家評審會議審議。
在加速推進電力專項規劃編制的同時,公司還針對即將啟動的啟動區、容東片區等開發項目,組織編制完成相關區域的電網規劃、電力設施遷改方案和施工電源保障方案,為電力專項規劃的落地實施提供有效支撐。在《雄安新區電力專項規劃》順利通過審議后,容東片區、啟動區等專項規劃也成功納入區域控詳規。
配合專項規劃的編制,公司在2018年加速推進雄安新區“1+3+1+1”標準體系建設。在多次專題會議推進中,多家單位、多個業務部門的積極配合參與下,“1+3+1+1”標準體系陸續發布,為新區電網建設運營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
工程建設爭分奪秒推進
規劃緊鑼密鼓推進,建設朝夕必爭不停歇。
為了給雄安新區新規劃、新工程騰挪空間,國網河北電力拼出了“雄安速度”。
2018年5月21日,雄安新區截洪渠項目建設中,他們提前7天完成了涉及的1條35千伏線路和8條10千伏線路遷改,為項目推進起到關鍵作用。
5月26日,又僅用時18小時,他們比計劃完工時間提前6個小時完成了雄安新區首條110千伏線路遷改。為容城污水處理廠擴建爭取了時間。
6月29日,他們反復優化施工方案,遷改工期從40天壓縮至29天,安全高效地在雄安新區完成了國內首例1000千伏特高壓線路遷改,為京雄城際高鐵等雄安新區鐵路交通網絡規劃建設讓出空間。
9月1日,雄安新區的“煤改電”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他們建立四級管控體系,明確了8個關鍵節點,僅用42天全面完成新區“煤改電”任務,成為河北南網首個完成“煤改電”工作的地區。
有破更有立。在國網河北電力全力推進下,500千伏雄東、220千伏劇村、110千伏河西等重點輸變電工程項目可研前期工作如期開展。張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項目獲得河北省發改委核準批復。
創新示范精心謀劃布局
新區之新,在于創新。
在容城長租公寓低壓直流生態樣板間,27度的室溫,比普通住房要暖和些,更為不同的是,房間內安裝的是圓形針孔狀的插座孔、375伏和48伏的兩臺直流配電箱,冰箱、空調、臺燈等家電也都標有低壓直流標識。
相距不遠的雄安市民中心內,“綠能魔盒”直流屋更加智慧地演示著直流電網這一未來電網發展趨勢。
直流屋優先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配置儲能設備,既能滿足直流屋內直流電器設備用電需求,也可將光伏發電儲存備用。當發電系統不滿足使用時,它的中樞大腦——城市智慧能源管控系統(CIEMS)將調用外部交流電源。相比目前交流電的使用,直流電更安全,節能效益更加顯著,更符合時代潮流走向。
深刻改變新區用電方式的探索不止這一處。
與“綠能魔盒”遙相對應的是電動車無線充電停車位,電動汽車無尾充電,即停即充。更為智能的是旁邊的V2G充電樁。
“通過這個充電樁,客戶在電價低谷時可給汽車充滿電,當汽車閑置時,可在電價高峰時自由選擇將剩余電量‘賣’給電網,賺取差價。”張海龍說,通過相關手機APP,用戶可設置差異化的充放電使用策略,在系統智能控制下自動實現低谷充電、高峰賣電。屆時,電動汽車作為電網補充,可對電網負荷曲線進行削峰填谷。
任何一項看似微小的創新都孕育著深刻改變未來的影響。
這一年,電網創造,電網智造在雄安新區多處布局,全面發力。
“能源互聯網小鎮”研究成果獲得新區管委會高度認可,積極與“雄安數字創意小鎮方案”的融合研究,完成智能特色小鎮策劃方案。
創新電網建設管理模式,建成雄安電網工程建設指揮中心,依托數字化工程管理平臺(EIM),工程設計施工等環節實現全過程數字化管理。
應用“大云物移智”等現代技術手段,積極搭建雄安電網“智慧物流”支撐體系,創新實現了數字物流、全景質控、智慧決策等場景。
從雄電加速度主題創客營到小微企業招募再到創新工場成立,公司借勢借智,統籌融匯,創造著一系列世界領先的創新成果,高新前沿技術的示范效應初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