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創新有多難,芯片設計面臨的難點就有多大。
在芯片設計領域,我國正面臨著困難和希望同時出現的時刻,這是難點也是機遇,能否抓住這難得的拐點,從而讓我國的技術設計能力抓住發展的時光機一飛而生呢?
我們將拭目以待。
11月29日,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2018年會暨珠海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珠海召開,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在會上以“迎接設計業的難得發展機遇”為主題發表了演講。
1
現狀:數據好看
設計這張“餅”越來越大
全球銷售占比增高:2018年設計行業銷售預計為2576.96億元,比2017年的1945.98億元增長32.42%,增速比上年的28.15%提高了4.27個百分點,在全球集成電路設計業的占比將再次提高。
企業數量增加:全國共有1698家設計企業,比去年的1380家多了318家,數量增長了23%。
無錫、成都、蘇州、合肥等城市的設計企業數量都超過100家,天津、杭州、武漢、長沙等地的設計企業數量也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增長速度普遍迅猛:除了西安、重慶外,其他城市的設計業都取得正增長。
排在第一名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增長了132.89%;去年增速高達114.57%的西安,今年出現負增長;杭州、武漢、大連和北京的增長速度均超過50%。
北上廣繼續保持規模化:設計業規模最大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繼續把持前三位。
除了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城市,第一次有其他城市,杭州和無錫的設計業銷售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2
問題:群龍無首
龍頭企業帶動能力較弱
前10企業銷售占比大幅度下降:2018,十大設計企業的銷售總和為1036.15億元,占全行業銷售總和的比例為40.21%,與去年的45.9%相比下降了5.69個百分點,這是近年來第一次出現該比例大幅度下降的情況。
通信芯片龍頭增長差強人意:三家最大通信芯片企業的銷售之和為672.13億元,占該領域銷售之和1046.75億元的64.2%、僅比去年的63.13%高1.07個百分點,而通信領域今年的增長有16.34%,三大企業的表現差強人意。
過億企業占比較去年反轉:208家銷售過億元人民幣的企業銷售總和為2057.64億元,占全行業銷售總和的比例為79.85%,與上年相比下降了11.18個百分點。
這一數據在2017年曾經跳升10.06個百分點,而今年出現大幅反轉,這種大起大落顯示出企業經營的穩健性欠佳。
3
挑戰:技術尚未滿足需求
人才匱乏有待提升
主流設計技術并沒有太明顯的進步:總體技術路線尚未擺脫跟隨,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的現狀沒有根本改變,產品創新能力還需提高。
我國企業依靠工藝和EDA工具進步實現產品升級換代的現象尚無改觀。
能夠自己根據工藝,自行定義設計流程、并采用COT設計方法進行產品開發的企業仍然是鳳毛麟角。
高端通用芯片差距較大:在CPU等高端通用芯片領域,由于差距較大,尚無法與國際主要玩家同臺競爭,不得不將主攻方向轉向特定市場。
由于特定市場的銷量有限及應用場景的特殊性,對產品正面推動作用有限。
魏教授表示,如果我們不能把自己的精力轉向95%的公開市場,那么即便在5%的特定市場做的再好,那將還是自娛自樂,無法成為市場的王者。
人才匱乏提升需市場帶動:2018年設計業的人均產值剛剛達到了160萬元人民幣。
按照這一數值,2020年如如果設計業要達到3500億元人民幣,則設計業從業人數要達到22萬人。
這意味著在2018年的基礎上,要新増6萬人,其中80%是技術人員。
4
機遇:各方位有序增長
不確定性加速設計發展
按照規劃綱要有序開展:毫無疑問,我們應該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有信心,一定可以超額完成規劃綱要為設計業確定的發展目標。
魏教授表示,如果我們維持每年25%的増長率,則2020年全行業的銷售將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
市場不確定性加速設計行業發展:今年以來,國際形勢風云變化,許多不可控的因素影響著全球經濟的發展,也對半導體行業的走向產生了諸多不確定性。
但是,正是由于這些不確定,也引發了國內外整機企業在芯片供應安全方面的擔憂,給了芯片設計企業難得的機遇。
魏教授表示,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再次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但整個行業存在困難和短板。
近年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與GDP的相關性越來越緊密,因此,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一定會引發集成電路產業的不所壯大,這也是芯片設計業發展的最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