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賴斯大學知名智庫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多名專家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加征關稅無助于解決中美經貿問題,只會損害雙方經濟,并拖累世界經濟健康發(fā)展。
貝克研究所能源中心高級項目顧問邁克爾˙馬赫說,如今世界經濟深度交融,全球產業(yè)鏈令各國經濟互補性和依賴性增強。如果世界經濟疲軟,沒有哪國能獨善其身,“因為我們都是產業(yè)鏈上的一環(huán)”。馬赫說,經濟全球化模糊了各國間的經濟邊界,“不存在絕對的國內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之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美國不應只著眼本國市場,而應放眼全球市場,這才是全球經濟發(fā)展的未來。他說,美國加征關稅的單邊舉措正在破壞原有經濟秩序,對世界經濟平穩(wěn)增長造成威脅。
貝克研究所研究員安娜˙米庫爾斯卡說,美國對中國、加拿大、歐盟等廣泛加征關稅,非常令人擔憂。這些貿易伙伴都對美國采取反制措施,全球經濟發(fā)展勢必受到影響。她分析說,能源行業(yè)將首當其沖,加征關稅的負面效應將推高能源及其副產品價格,這對美國非常不利。她說,鋼鋁產品在油氣產業(yè)鏈中有大量應用,特朗普政府對進口鋼鋁產品加征關稅已抬升了能源企業(yè)生產成本,能源及副產品價格很可能因此上漲。
貝克研究所研究員加布里埃爾˙科林斯認為,消費者是加征關稅的最終受害者,因為增稅會使企業(yè)成本上漲,企業(yè)必然會將部分上漲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從而損害經濟增長。
在談到美中貿易逆差時,三位經濟學家均表示,美國主流經濟學家的觀點是:貿易逆差反映了某種比較優(yōu)勢,也是美國國內儲蓄率偏低的體現,刻意追求貿易順差反映出美國部分政界人士的“重商主義”傾向。
此外,三位專家均強調,在美中貨物貿易出現逆差的同時,美國在對華金融、保險、法律等服務貿易中存在巨額順差,但美國政府卻對這一事實避而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