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CEO史蒂夫·莫倫科夫(Steve Mollenkopf)預言,5G技術的到來,將推動中國科技公司站到全球智能手機產業頂端,對蘋果和三星等市場領頭羊構成威脅。
莫倫科夫作出這一大膽預測,正值國家決策者把新一代無線技術,認為是確保國家安全和競爭力的關鍵之際。
莫倫科夫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與10年前運營商和設備廠商開始向4G過渡相比,智能手機產業向5G的過渡要“快得多”。
莫倫科夫稱,向5G過渡的一大不同之處是中國。在部署4G技術方面,中國電信產業比世界其他地區晚了數年時間,但最早將于2019年開始部署5G技術。他說,“傳統上,每當電信技術升級換代時,產業結構都會發生變化。”他回憶說,在4G開始部署前,“人們談論的是摩托羅拉、諾基亞和黑莓”。
這些公司目前已經成為“明日黃花”,部分原因是4G加速了向觸摸屏智能手機的過渡。2007年發布的iPhone拉開了觸摸屏智能手機時代大幕。
圖:高通股價變動
莫倫科夫說,“5G為大量這類變化再次出現奠定了基礎。另外,中國富有經驗的廠商,將有能力為整個世界提供產品,這在智能手機產業歷史上還是首次。在向4G過渡開始時,還沒有這種情況。”
但高通仍然把蘋果和三星列為其最大客戶。莫倫科夫說,“我們的工作是大規模推出5G產品,然后由市場優勝劣汰。”
高通及其投資者希望5G能使公司進入新市場,其中包括汽車和新型流媒體視頻設備。高通及其包括英特爾和華為在內的競爭對手還希望,5G能催生大量新型聯網設備——即所謂的物聯網設備。
自2015年以9.75億美元和解一起反壟斷調查后,高通在中國的業務增長很快。與中國反壟斷監管機構的和解,還導致高通專利許可業務模式的重大改變,與中國科技公司達成了多起專利使用許可協議。許多中國智能手機廠商都使用高通驍龍移動處理器。
高通年報顯示,去年高通營收的約三分之二,來自中國的芯片客戶和專利授權客戶,2015財年時這一比例為53%。今年1月,高通與小米、聯想、OOPO和vivo達成5G合作協議。
圖:高通研發費用在穩步增加
作為與蘋果代價高昂的法律大戰的后果之一,高通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在不斷增加。蘋果已暫停向高通交納專利使用費,直至兩家公司的糾紛得到解決。
莫倫科夫樂觀地認為,與蘋果的法律大戰將于今年年底結束。與蘋果法律大戰拖得時間越長,前執行董事長保羅·雅各布(Paul Jacobs)讓高通退市的可能性就越大。
莫倫科夫承認,高通股價與其內在價值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