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事件”再一次向國人嚴重暴露了中國在高端半導體芯片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特別是過去的兩年里,“大基金”掀起的國人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充滿期待和自信,而如今美國人的一紙禁令就可能讓中國的這個世界級的公司立刻陷入“休克”,這讓國人的心一下子拔涼拔涼地,而為此掛不住臉的自然是主管集成電路產業的工信部和科技部啦。
這不,工信部的若干領導站出來發聲了。
老孫我在新浪新聞中心里看到了兩篇分別轉載自《人民日報》和《央廣網》的文章,分章的分別采訪了工信部的相關領導。
顯然,這是一次官方有組織的采訪活動,而其所發出聲音是:“不要擔心,我們可以的,可以抵御美國的禁運?!?/p>
My God,背后一定有妖!
出現這兩篇文章里接受采訪的領導分別為: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工信部副部長羅文、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昌林、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裝備研究所所長左世全、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刁石京、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重點專項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教授李紅濱和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光電子與微電子器件及集成”重點專項專家組組長/中科院半導體所副所長祝寧華。
老孫分析,苗圩、王昌林和羅文可能沒有親自參加這次安排的專訪活動,文章作者只是引用了他們過往講話中的言論,而后面四位則是本次采訪的主角,懷著某種目的代表工信部來發聲的。
接下來,就讓老孫我一一點評下這四位領導的發言內容吧,歡迎大家留言參與討論。
刁石京:已經越來越接近世界第一梯隊,特別是在芯片設計方面,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已經滲透到我們(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從人民生活到工業領域到未來人工智能、智能汽車等都在用國產芯片,在支撐他們產業的發展。
點評:請問刁副司長,什么數字或者證據可以證明,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越來越接近世界第一梯隊呢?
祝寧華:在高端光電子器件研發方面,一些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某些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些核心芯片包含了中興通訊這次受到限制的主要芯片,在“十二五”和“十三五”國家研究計劃中,都進行了重點部署,完全沒有必要擔憂“中興事件”的沖擊和干擾。
點評:這次傷害中興通訊最深的是高端處理器、可編程邏輯器件和高性能模擬芯片,根本就不只是您提到的光電子器件吧,這是在用偷天換日之法誤導普通老百姓嗎?
李紅濱:只要我們堅持已有的開放、競爭合作、共同發展道路不動搖,集中政府、研發機構、企業的優勢力量,相信用不了太久,在產業鏈高端——核心芯片上也必然會取得同樣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點評:李專家,您的這話放之四海而皆準,可以穿越上下五千年的,老孫就不再費時間了。
左世全:盡管中興通訊事件暴露出我國在傳統芯片中存在短板,但我們有條件、有能力、有辦法應對創新發展過程中的沖擊和干擾。我國的技術創新優勢體現在四個方面:規模雄厚的產業優勢、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需求潛力、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和無可比擬的人才資源優勢。
點評:半導體產品不同于“兩彈一星”,前者是需要通過市場嚴格檢驗,無論是在性能,還是價格方面,都必須有競爭力。這就是需要半導體企業要接受市場的風雨,就不必讓全民為國操“芯”了吧。
以上是老孫對于各位領導的發言所作點評,顯得有些吹毛求屁啦,哈哈哈!不過,老孫真心以為這些官員如此來洗地,則有失水準。
下面這張已經微信的世界里廣泛傳播的圖片,清晰地列明了中國在核心芯片領域的短板,而這種追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被上述專家說得如此輕松,著實是在鬧妖兒。
其實,工信部和科技部的官員們,如果有信心為自己的工作成績來證明,完全可以邀請整機企業的CEO來現身說法,說一說他們一年里采購了哪些中國本土芯片產品,哪些實現了對外國產品的替代?
再不濟,也可以說核高基重大專項的各位總師來再身說法,這樣才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