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的收益模式疊加困難,可能是有“一扇門”一直沒打開。此前就有某用戶側大型儲能企業對記者表示,儲能必須要參與電力系統,在系統中體現它的公共價值,而不只是單一地為某一用戶服務。
近日在儲能行業的首個指導性意見下發后,這扇門似乎徹底打開了。
《意見》牽頭研究機構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理事長俞振華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意見》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儲能參與電力服務的身份得到了確認。且長期看來,用戶側儲能是有很大的發展前景的,因為它未來參與電力系統調節在經濟性上將會更有優勢。
1.《意見》開啟全國性儲能電力輔助服務機會
儲能參與電力服務的身份在此次《意見》中得到了正式確認?!兑庖姟分斜硎鰹椋?/p>
“建立健全儲能參與輔助服務市場機制。參照火電廠提供輔助服務等相關政策和機制,允許儲能系統與機組聯合或作為獨立主體參與輔助服務交易。根據電力市場發展逐步優化,在遵循自愿的交易原則基礎上,形成“按效果付費、誰受益誰付費”的市場機制?!?/p>
并“支持用戶側建設的一定規模的電儲能設施與發電企業聯合或作為獨立主體參與調頻、調峰等輔助服務?!?/p>
確立儲能在電力市場中的獨立身份,意義不可忽視,“它消除了儲能行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的政策風險?!庇嵴袢A表示,“長期看來,用戶側儲能是有很大的發展前景的,因為它未來參與電力系統調節將會比現有的調節方式等更具經濟性優勢。只不過目前這一市場(補償)機制還處于探索階段?!?/p>
此前,電力系統輔助服務,也就是所謂的維護電網穩定,是原本由發電企業承擔的“義務”。在可再生能源對火電廠發電效益的沖擊下,火電機組開始尋求通過輔助服務市場獲得補償。輔助服務在向市場化改革的過程中,儲能調頻資源因其優質的響應性能包括響應速度、調節精度等而成為其中的備選方案之一。
從2008年華北發電廠并網《兩個細則》給與了第一批儲能參與火電聯合調頻企業的市場機會,到“三北”地區第一個確認電儲能參與調峰輔助服務市場交易的獨立身份進行試點,目前各地,已經在華北和東北分別開始了允許儲能參與包括調頻和調峰的電力系統輔助服務,其它包括江蘇、山東、內蒙、廣東和西北的一些地方也都近期出臺了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試點,雖然不是針對儲能,但還在制定中的實施細則將決定儲能是否有參與的機會。
而從《意見》的下發開始,表明了對儲能參與電力輔助服務的現有模式認可,也意味著全國性的儲能參與電力調節機會的開始及未來發展方向。
2.儲能企業需從分布式切入可再生能源場景
在此次《意見》中,儲能作為支撐“推動主體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關鍵技術”的意義得到強調。同時,在具體的應用示范中,意見還指出了電網企業應將儲能與可再生能源場站的電網運行優化聯合體作為特殊的“電廠”對待,并探索合理補償方式為儲能技術實現價值提供支持。
隨著我國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的裝機目標和滲透率的目標已經確定,電網必然尋求更具經濟性的調節措施。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中心主任高虎曾表示,中國未來要發展到2020年到2.1億千瓦的風電,1.1億千瓦的光伏,現在是可以實現的。但是到2030年,數目要達到4億和5億。在那個時候如果不實現現有電力體制運行管理的機制、模式,包括技術手段,那么肯定是實現不了這樣的目標的。所以儲能在可再生能源應用場景上這個是非常大的一個應用場景。
然而從經濟性上來看,“由于補償機制缺乏、各類儲能技術(不含抽水蓄能)仍不是目前電網解決可再生能源并網問題的優先技術選擇?!?/p>
俞振華表示,“在發電側,首要目標是完成火電的靈活性改造,在用戶側,儲能僅能支持電費少量節省和分布式電源的自我消納的發展模式,而電網側的調節措施目前仍以傳統大規模的抽水蓄能等為主?!?/p>
從目前大多數可再生能源并網側的儲能項目規模來看,也足以證明其經濟性有限。目前,我國的儲能項目多集中在分散的有特殊應用場景的工商業用戶側項目,能夠為電網的新能源并網提供支撐的項目數量相當有限,“缺乏有效市場補償機制的情況下,現有商業模式很難支持儲能在大規模風光電站側的大量可持續開發?!庇嵴袢A表示。
對此,俞振華認為儲能行業的發展路徑是,先在包括分布式電源側相關的用戶側、電網側結合電力市場改革做一些電網調節服務的探索,捋順服務定價機制,等商業模式疊加、經濟性具備了,就會自然而然地發展到大規??稍偕茉床⒕W這種大規模儲能項目上去。
而其中與售電、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等新業態上做一些能源管理類的模式開發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向,也是此次意見重點支持示范的應用領域。
同時,我國已經有幾個試點省市開展了需求側響應試點工作。對這一長期看來更具經濟性的電力調節方式,俞振華表示,儲能企業或可推動電力需求側方面出臺一些新的政策機制。
3.地方性儲能支持政策出臺值得期待
《意見》除了給了儲能一個堅定的獨立身份,俞振華表示,此次《意見》還在了企業開發項目過程中所涉及的備案、標準、安全、占地等的遇到的障礙給出了指導。
關于企業最關心的補貼和補償機制問題,俞振華表示,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在行業發展早期是必要的,不過要根據地方具體的情況去制定。此次《意見》相當于為地方政府制定支持政策提供了背書和依據。同時,在技術路線選擇上也有一定的引導。
目前包括大連、江西宜春、邯鄲、北京等都已出臺支持儲能產業發展和技術應用的引導性政策,河北邯鄲也在地方性指導意見中明確了未來會逐步出臺儲能電價、儲能補貼、容量補償等支撐性配套政策。儲能行業的發展道阻且長,但至少已經有了一個相當不錯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