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想歐盟執委會投訴,指控全球最大半導體代工巨頭臺積電運用不公平的手段設法阻礙客戶轉向競爭對手,導致格羅方德等在競爭中處于不公平的地位,這對于華為海思等中國芯片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
臺積電在全球半導體代工市場的強勢地位是毋容置疑的,它在半導體代工工藝方面依然擁有一定的優勢,而且它并不從事芯片設計,而是專注于半導體代工業務,這讓華為海思、蘋果等芯片設計企業都更愿意將芯片制造訂單交給臺積電。
當前在半導體制造工藝上能與臺積電競爭的僅有三星和Intel,Intel剛剛進入該市場并且它有自己的芯片設計業務,三星的芯片部門LSI更是全球前五大手機芯片設計企業,這讓它們在吸引客戶方面存在一定的弱點。
格羅方德近年來致力于加快工藝研發,2015年通過從三星購買14nmFinFET制程而切入了這一制程工藝,預計明年量產7nm工藝,這將與臺積電和三星在明年同時切入7nm工藝,在這個時候向歐盟投訴臺積電無疑是希望在明年量產7nm工藝的時候獲得更多客戶的支持。
近幾年,華為海思一直都將它的芯片交給臺積電制造,不過卻屢屢遭受不公平對待。由于高通的出走,臺積電選擇與華為海思合作開發16nmFinFET工藝,但是在2015年三季度16nmFinFET工藝量產后,臺積電卻優先照顧蘋果,導致當時華為海思的高端芯片麒麟950延遲到11月才發布。受此教訓后,華為海思去年沒有等待臺積電的10nm工藝,而是采用16nmFinFET工藝生產其高端芯片麒麟970,聯發科則因等待臺積電的10nm工藝導致其helio X30芯片上市延遲和P35芯片終止。
如果歐盟對臺積電作出處罰,臺積電至少在對待華為海思等芯片設計企業的時候會采取更公平的態度,而不是如此前那樣總是偏向于照顧蘋果。
在代工價格方面,臺積電可能也因此有所放松。據今年一季度各個半導體企業公布的業績顯示,臺積電的凈利潤率高達37.5%,這一指標甚至超過同期的Intel和高通,Intel同期的凈利潤率達到20%、高通同期的凈利潤率為14%,可見臺積電的利潤之豐厚,如此豐厚的利潤率當然也說明其代工價格之高,而華為海思已成為臺積電的前五大客戶為它貢獻了相當大比例的收入,此前聯發科就為了降低半導體制造成本而表示會將部分芯片制造訂單從臺積電轉交給格羅方德。
當然,考慮到歐盟在接受調查后并作出裁決后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臺積電會否因此改變對芯片企業的態度還有待觀察,而且格羅方德與臺積電的實力差距還是太大了,不過有企業挑戰臺積電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