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進程,推進全球能源互聯互通合作中,中國企業要防止“穿舊鞋、走新路”,要戰略引領,按規劃投入,避免一哄而上的局面,以使中國的企業、中國的投資能朝著同一目標有序推進,而不是出去混戰、打價格戰。
2017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繪制出了“一帶一路”建設的宏偉藍圖,明確了“把‘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和文明之路”的目標,這是我國電力企業下一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總指引和根本遵循。
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央企業的政治和經濟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已為我國電力企業繪制了“一帶一路”建設的宏偉藍圖,明確了“五路”目標。作為中央企業,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在落實國有企業“五個力量定位”方面作出表率,做執行國家戰略的排頭兵,必須承擔起實現“一帶一路”倡議這一光榮、偉大的政治和經濟使命,堅決成為實施“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的重要力量和關鍵力量。
《“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指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跨國、跨區域互聯互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優先合作方向,“六廊六路多國多港”是共建“一帶一路”的主體框架。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建)在這些方面的優勢與生俱來、得天獨厚。中國電建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懂水熟電、擅規劃設計、長施工建設、能投資運營”。中國電建不但可以很好地駕馭水和電,還將業務拓展至公路、橋梁、機場、鐵路、高鐵等基礎設施??梢哉f,中國電建的業務范圍與“一帶一路”建設領域高度契合,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電建的使命,也是公司海外業務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同時中國電建參與國際業務已經幾十年,尤其是多年來堅定不移實施國際業務優先發展戰略,形成了系統化、強有力的國際經營體系。目前,中國電建在全球101個國家設立有224個駐外機構,在91個國家執行工程總承包或施工承包類項目合同1300多項,在建合同總金額7500億元左右;形成了以亞洲、非洲國家為主,輻射美洲、大洋洲和東歐等高端市場的多元化格局和市場營銷網絡,與“一帶一路”倡議合作區域高度一致,具有先發優勢。
中國電建將把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作為企業經營發展的重大使命,以帶動中國電建行業及裝備等相關產業“走出去、走下去、走進去”為己任,在能源電力、水資源與環境及基礎設施三大核心領域積極作為,堅決完成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務院國資委交付的“一帶一路”建設任務。
推進能源領域國際合作,實現全球能源互聯互通是電力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機遇
當今世界能源形勢正發生復雜深刻的變化,全球能源供求關系總體緩和,應對氣候變化進入新階段,新一輪能源科技革命加速推進,全球能源治理新機制正在逐步形成,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的目標還遠未實現,各國能源發展面臨的問題依然嚴峻。南亞、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很多地方還沒有電網,是全球缺電最嚴重的地區,無電人口超過10億人;俄羅斯、中亞、東歐等地區電力設施老化問題突出,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升級;西亞地區大力發展新能源,推進能源轉型,減輕油氣依賴,電力建設進入快速擴張期。
我國的經濟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在特高壓、智能電網、水電站、火電站、太陽能、風電等領域的建設能力居世界首位,建設水平世界領先,形成了完整的標準體系和質量體系。近幾年在國際國內建設了一大批世界級工程,質量水平舉世公認。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惠及各行各業、千家萬戶,能為當地民眾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發揮中國優勢,高質量開展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將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強大的動力。全球能源互聯網實質就是“特高壓電網+智能電網+清潔能源”,我國已經在這方面走在了前列,中國電建也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業績和能力。中國電建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力工程承包商,輸變電項目涵蓋了1100千伏、±800千伏及以下所有等級的交流和直流輸變電工程,特別是特高壓交、直流輸電線路和變電站的設計技術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具備高難度、高參數大型城市電纜咨詢、設計技術。
前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發布了《推動“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愿景與行動》,明確提出了要加強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跨境電力聯網工程建設,積極開展區域電網升級改造合作,探討建立區域電力市場,不斷提升電力貿易水平。并鼓勵企業以直接投資、收購并購、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等多種方式,深化能源投資合作。
周邊國家電網互聯互通及非洲五大區域能源互聯網的規劃建設,以及伴之而來的大量大型電源基地的建設必將為電力企業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以項目為核心,推動“一帶一路”和能源互聯互通落地
“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后,中國電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務院國資委的部署安排,立即行動起來,結合企業功能定位和能力優勢,深入研究發展機會,搭建頂層設計,制定規劃計劃,調整機制體制,優化組織結構,強化資源配置,扎扎實實推動“一帶一路”框架內具體項目的落實,已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一是將集團戰略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要求相結合,把集團國際優先發展戰略升級為全球發展“三步走”戰略。在公司“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明確將公司未來的戰略定位為:服務“一帶一路”戰略的龍頭企業,全球清潔低碳能源、水資源與環境建設領域的引領者,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骨干力量;同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將中國電建最早提出的“國際優先發展戰略”進行戰略升級,在堅持國際業務優先的基礎上,提出“全球發展”戰略,明確“集團化、屬地化、全球化”三步走發展路徑。
二是以國際領先理念為指導,創新國際經營體制機制,更好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優勢產能“走出去”重大部署。中國電建集團整合集團內部國際業務優勢資源,重組整合成立中國電建國際公司,與集團海外事業部“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合署辦公,既履行集團國際業務歸口管理的部門職責,又履行引領集團國際業務發展的經營職責。同時,在全球設立六大區域總部,代表集團公司在所屬區域內貫徹落實集團公司國際業務發展戰略,將國際業務經營和管控職能前移到海外第一線,貼近市場、深耕細作,提高對市場的反應速度,提升中國電建在全球的戰斗力和競爭力,從而更好地踐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優勢產能“走出去”重大部署。
三是發揮行業規劃設計龍頭企業的作用,創新采取“規劃先行、高端切入”的模式搶占市場先機,擴大市場份額。發揮“懂水熟電、善規劃設計、長施工建設、能投資運營”的優勢,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專項規劃、中巴經濟走廊能源合作規劃、中國—東盟綠色能源網絡規劃、孟中印緬經濟走廊規劃、中亞能源合作規劃、中國與東南亞四國電力合作規劃等重點任務,先后組織了106個國家的電力市場規劃研究,主動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出謀劃策,加快將“一帶一路”戰略從構思中的藍圖轉化為可操作的規劃。同時,專門設立國際重大項目前期規劃專項資金,支持成員企業選擇有潛力的國別市場,為東道國提供資源普查、咨詢、規劃、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設計等前期工作,以“規劃先行、高端切入”為思路,培育、謀劃一批長遠項目,形成“一帶一路”建設重大項目儲備庫。
四是以強大的產業鏈為支撐,創新商業模式,扎實推動“一帶一路”框架內具體項目的落實。中國電建集團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優先領域,創新商業模式,大力推動項目落地。在中巴經濟走廊14個優先實施項目中,中國電建集團占據3席,分別是巴基斯坦卡西姆2×660兆瓦燃煤電站,巴基斯坦Dawood(大沃)50兆瓦風電投資項目,巴基斯坦Sachal(薩查爾)50兆瓦風電EPC總承包項目。目前項目都已經開工建設,進展良好。其中,通過模式創新,與國際資本(卡塔爾AlMirqabCapital投資公司)聯合以BOO模式共同投資建設巴基斯坦卡西姆燃煤電站(2臺66萬千瓦),我方以51%的出資全面負責項目建設和運營,充分體現了中國電建集團全產業鏈優勢,帶動中國資金、技術、設備、標準全產業鏈產能“走出去”。作為中巴經濟走廊優先實施項目中首批落地項目,該項目標志著“一帶一路”開局并拉開了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序幕,也開創了中國公司和國外公司聯合在境外開展電力項目投資的先河。據測算,僅卡西姆燃煤電站就可帶動中國機電裝備出口約10億美元。
五是發揮骨干企業的帶動作用,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組成聯合艦隊“編隊出海”。秉承“合作共贏”經營理念,一直致力于加強同產業鏈上下游各領域合作伙伴的戰略合作,積極帶動國內工程技術標準和裝備制造攜手“走出去”,形成強強聯合、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生命共同體,通過優勢互補,相互創造市場機會,增強整體競爭和發展能力。譬如與華能集團、哈電集團、中國兵器、大唐集團、中國建材、中國石化、南方電網、國機集團等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發揮各自在國內外信息資源、業務渠道、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開展分工與合作。據統計,自2004年以來,中國電建已帶動我國機電設備出口約265億美元。
承擔責任,全面落實“一帶一路”共創美好未來
中國電建在“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中,一直秉承“服務共享、合作共贏、超越發展”的經營理念,積極履行企業社會公民責任,遵紀守法,合規經營,在獲得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促進所在國經濟社會發展,為當地民眾增加福祉。也呼吁其他參與的企業在投身“一帶一路”建設時,也要承擔責任,讓沿線各國人民共享“一帶一路”共建成果,共創美好未來。
我們要讓全世界知道,中國企業不是簡單的承建項目,而要為項目所在地的國家和人民可持續發展作貢獻。我們在做到了授人以魚的同時還授人以漁。中國電建通過各大項目建設以及項目運營管理屬地化,為當地培養了技術骨干,當地居民就業技能得到了大幅提升。例如在科特迪瓦,中國電建的蘇布雷水電站項目就創造了近3000個工作機會,勞動用工屬地化率達到86.9%。
中國電建在高質量建設好項目的同時,努力保護好環境,關注當地社會民生,積極參與社區建設,支持和參與所在地社會公益事業,助力地方經濟發展。中國電建承建的厄瓜多爾歷史上外資投入金額最大,規模最大的水電站項目——科卡科多辛克雷水電站,總裝機1500兆瓦,合同額19.8億美元,年發電量88億千瓦時,2016年1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和科雷亞總統在基多出席竣工發電視頻連線活動,CCS項目正式竣工發電,該電站將滿足厄瓜多爾全國1/3人口的電力需求。另外,在厄瓜多爾特大地震期間,中國電建承建的工程項目不但質量經受住了特大地震的考驗,而且還第一時間投入大量人力設備參與救援,積極參與保障房建設和災后重建工作,獲得了當地政府和民眾的高度贊揚。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國際能源互聯互通合作的建議
一是建議“一帶一路”建設和全球能源互聯互通建設要“高端切入、規劃先行,技術先進、質量優良,風險可控、效益保障”。在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進程,推進全球能源互聯互通合作中,中國企業要防止“穿舊鞋、走新路”,要戰略引領,按規劃投入,避免一哄而上的局面,以使中國的企業、中國的投資能朝著同一目標有序推進,而不是出去混戰、打價格戰。否則,中國企業很可能會在質量安全、環境保護甚至是工期等方面出現問題,這就得不償失??偟膩碚f,建議“一帶一路”建設要“高端切入、規劃先行,技術先進、質量優良,風險可控、效益保障”。
二是加大力度推動我國電力企業整裝“走出去”。電力規劃、施工、裝備是我國在國際上擁有比較優勢的行業,行業領先企業在建設效率、建設成本和服務合作關系上較西方公司優勢突出,且“一帶一路”倡議規劃中能源互通為優先和基礎。建議國家將電力(水電、火電、電網)和道路交通列為國家經濟外交和高層推介行業地位,像推動高鐵一樣推動電力企業“走出去”。
三是加快深化研究中外技術標準和體系差異,積極推動中國標準體系國際化。加快深化研究中外技術標準和體系差異,系統分析國內外工程所遵循的技術標準的關聯性和差異性。在電網互通互聯建設中,積極推動中國標準體系國際化,兼收并蓄整合中外標準,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形成技術壁壘,提升中國電力建設企業的國際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