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韓系半導體廠在晶圓代工領域戰火明顯擴大,包括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東部高科(Dongbu HiTek)、SK海力士(SK Hynix)等紛加速拓展晶圓代工事業,全力在既有領先群臺積電、GlobalFoundries、聯電及中芯國際等勁敵環伺下殺出重圍,且陸續傳出組織調整及接獲訂單的消息,未來韓廠在全球晶圓代工戰局仍將是難以輕忽的另一股勢力。
韓系半導體大廠三星與SK海力士陸續將晶圓代工事業獨立,作為新成長動力,韓系晶圓代工專門業者、全球排名第九的東部高科,亦持續爭取美、日系IC設計業者與整合型元件制造商(IDM)訂單,業績成長動能看漲,韓國晶圓代工產業戰火逐漸升溫。
全球晶圓代工營收排名第四的三星,在獨立晶圓代工事業部之后,喊出解決客戶問題為導向的Solution Foundry策略,三星晶圓代工事業部長鄭殷升表示,未來將以此新策略全力發展晶圓代工事業,透過多年來累積的技術實力基礎,強化三星晶圓代工與客戶之間的合作關系。
韓國媒體認為三星希望與目前市場上的純晶圓代工業者區隔,強化解決客戶問題的能力及優勢,計劃提供客戶需求的各種全套式解決方案,未來三星晶圓代工事業將不只是單純地接受客戶委托生產,也會提供客戶更多元服務,扮演Turn-Key提供者的角色。
近期包括大陸、美國與歐洲等終端品牌業者紛紛與晶圓代工廠結盟,研發生產搭載于自家產品的芯片,三星想要透過Turn-Key策略,提升晶圓代工事業實力,除了瞄準現有IC設計業者,也計劃拓展各種領域新客戶,三星日前從意法半導體(STM)取得全空乏絕緣上覆矽(FD-SOI)制程技術,準備在汽車、物聯網(IoT)等領域拓展晶圓代工版圖。
三星相關人士表示,三星獨立晶圓代工事業,確立Solution Foundry這個大方向,應是臺積電在3年前搶走蘋果大單之后,三星開始思考如何強化自身晶圓代工事業競爭力,并決定端出來的反擊策略。
韓國第二大晶圓代工廠東部高科繼2016年交出營業利益逾1.5億美元的佳績之后,2017年第1季再傳捷報,營業利益年增27%,盡管第2季受到部分客戶調整庫存影響,營業利益略減,然8吋晶圓代工事業后續依舊看好。
東部高科主要產品線為模擬IC,與SK海力士主要鎖定系統IC不同,近年來隨著網路及數位產品大量出現,間接帶動模擬IC市場需求,且相較于SK海力士等業者以12吋晶圓為制造主力,東部高科主力為8吋晶圓,盡管8吋晶圓生產能量不及12吋晶圓,卻具有小量制造優勢,能夠滿足中小型IC設計業者需求。
東部高科認為,模擬IC在半導體領域擁有高進入障礙,且產品生命周期長,市場較為穩定,近期已著手開發用于擴增實境∕虛擬實境(AR/VR)、物聯網等新產品,并嘗試投入指紋辨識芯片制造等新領域,6月傳出東部高科已獲得比亞迪電子的手機指紋辨識感測器訂單。
目前東部高科仍以韓國與大陸客戶居多,但已積極與美國、日本IC設計與IDM業者積極洽談合作,并逐漸調整以智能型手機為主的產品結構,全面跟上工業4.0的腳步。
至于SK海力士為專注發展晶圓代工事業,宣布成立SK海力士系統IC公司,近期并與臺系矽智財供應商力旺簽訂嵌入式非揮發性存儲器(eNVM)合約,將搶攻面板驅動IC、電源管理、影像傳感器(CMOS Sensor)等市場商機,展現擴大布局晶圓代工市場的企圖心。
SK海力士過去在晶圓代工領域布局腳步較慢,但近期已出現加速擴大版圖的跡象,韓國媒體傳出SK海力士在韓國仁川原本生產存儲器的12吋晶圓生產線,將加入晶圓代工行列,生產較高端CMOS Sensor。目前SK海力士系統IC公司以開發8吋晶圓制程技術為主,深耕系統芯片領域,并看好人工智能(AI)與物聯網等潛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