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非晶合金變壓器(簡稱‘非晶變’)行業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還是以能效提升、節能降耗為變壓器的主要發展方向,為了推動配電變壓器的節能性能提升,高牌號硅鋼片、高性能國產非晶帶材及新型生產工藝應運而生。”
上海置信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置信電氣”)資深專家凌健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采訪時說,節能變壓器主要發展趨勢還包括:高電壓、大容量及低噪音等,結合變壓器智慧型可控可監測化發展,變壓器的發展將日趨實用化及管理便捷化。
非晶變比硅鋼變節能效果明顯
“變壓器一旦投運,其空載損耗就會一直存在,非晶變相對傳統硅鋼變壓器每年可節約大量能耗,節能效果明顯。”凌健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采訪時說,以風光儲項目所用1100千伏安非晶油變為例,實際變壓器空載損耗低至580瓦,空載電流0.15%及以下,以替代S11變壓器為準,單臺年節電量可達1萬千瓦時,以溢價3萬為計,約4年即可回收多余的投資成本。
有數據顯示SBH15型非晶變比S11—T型硅鋼調容變壓器(簡稱“調容變”)更加節能。以硅鋼315(100)千伏安容量調容變為例,當負載率>15.8%(臨界負載率)調容開關切換到大容量時,取負載率為18%,SBH15型非晶變每臺年運行有功能耗為2525千瓦時,S11—T型硅鋼調容變每臺年運行有功能耗為5241千瓦時,SBH15型非晶變每臺每年可節能2716千瓦時。
當負載率<15.8%(臨界負載率)調容開關切換到小容量時,取大容量非晶變負載率為15%,對應硅鋼調容變小容量負載率為47%,SBH15型非晶變每臺年運行有功能耗為2209千瓦時,S11—T型硅鋼調容變每臺年運行有功能耗為4686千瓦時,SBH15型非晶變每臺每年可節能在2477千瓦時。
“非晶變運行可靠。非晶變的高、低壓線圈引出線直接通過高、低壓套管引至油箱外,引線接點少,故非晶變線圈結構、引線聯結方式簡潔、可靠,另外,非晶變全密封,免維護。”凌健告訴中國電力報記者說,隨著市場上硅鋼片價格的逐漸攀升,非晶合金帶材價格相對平穩,非晶變價格優勢正日漸凸顯。
非晶變在節能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非晶變在節能方面仍有提升空間,目前置信電氣正積極研究開發新一代非晶變——SBH17型非晶變。置信電氣的多項技術及產品填補國內空白,部分關鍵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帶動了變壓器行業技術進步。”凌健說,SBH17型非晶變空載損耗及負載損耗較SBH15均下降10%,SBH17型非晶變計劃將于2017年下半年推向市場。
事實上,置信電氣通過十幾年間在非晶變領域的摸索和實踐,掌握了鐵心全表面吸音降噪技術、鐵心雙場控溫退火技術、鐵心性能全產線管控及匹配系統、立體卷鐵心非晶油變及鐵心制造技術等可直接應用于非晶變抗短路、低噪音、低能耗領域的實用性技術。
據了解,置信電氣最早通過消化吸收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引進技術,并結合我國電網運行情況及改造和實際市場需求,經過二次開發和技術創新,首創了地埋式非晶變、干式非晶變、非晶合金立體卷鐵芯變壓器等高能效產品,技術底蘊深厚。
創新是一個企業
不斷發展的原動力
置信電氣擁有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體制機制保障;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領先的技術及信譽,成為行業領軍企業;良好的創新環境,集聚一批高端人才;靈活的產學研創新機制,促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置信電氣整合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發實力,開展合作研究開發,新技術轉化應用,目前已與上海大學、武漢大學、國網能源院等開展密切合作。置信電氣研發的基于真空技術有載分接開關,將配電網現行無載調壓配變升級為有載自動調壓配變,該產品具備小型化、少維護、長壽命及平穩調壓等特點。
“從國網近三年招標情況來看,置信電氣生產的非晶變在市場上的份額有15%左右,置信電氣生產的非晶合金鐵心變壓器應用于各行各業及各大國家級工程。”凌健結合市場分析認為,有奧運會、世博會、珠港澳大橋、杭州灣大橋、風光儲等項目。
以風光儲為例,置信電氣先后共中標風電用預裝式變電站100余臺,其中2011年7月底前交付30臺,其余產品于2013年9月底前交付完畢,目前為止產品運行情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