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軍事中,信息偵查決定了戰爭是否占據有利位置,在二十世紀初,飛機的發明讓人類的偵查能力獲得了極大的提升,最開始是有人的的飛機,隨著時間的發展,偵察機的發展方向是向著高速,超高空,隱身等方向發展。但是這些也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高空高速的情況下,飛機的安全性在降低。但是現在人權又得到了極大的進步,導致很多危險的偵查行動不能夠人直接開著飛機。就需要無人機去偵察。在這個條件下,美國諾斯羅譜·格魯曼公司就研制的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為美軍提供偵查情報。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全球鷹”無人偵查機。
無人機,也被稱為空中機器人,無人機在二十一世紀中期迅猛發展,先是美國在越南戰爭中使用無人機作為靶機進行訓練。但是真正第一個用于實戰的確是以色列。在1982年黎巴嫩戰爭中,以軍用無人機作火力偵察,開啟了無人機偵查時代。后來在海灣戰爭中美國和盟國開始大量使用無人機進行偵查行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無人機被廣泛用于偵察和發動攻擊。目前主要扮演偵察機、電子干擾機、炮兵目標引導機和靶機等角色。無人機也為這次的為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同時也讓偵查邁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相比較于其他的無人機,“全球鷹”可謂是無人機中的巨無霸,長13.5米,高4.6米,翼展35.4米,最大起飛重量11.6噸。它也是美國乃至全世界最先進的無人機。作為“高空持久性先進概念技術驗證”計劃的一部分,該機于1998年首飛。“全球鷹”最大飛行時速740千米,巡航時速635千米,航程達2.6萬千米,續航時間42小時,可從美國本土起飛到達全球任何地點進行偵察。2001年美軍首次將“全球鷹”投入對阿富汗軍事打擊行動,累計執行50次作戰任務,提供了15000多張敵軍目標情報和偵察圖像,還為低空飛行的“捕食者”指示目標。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空軍使用兩架“全球鷹”,執行了15次作戰任務,幫助美軍摧毀了伊拉克13個地空導彈連、50個地空導彈發射架、70輛地空導彈運輸車、300個地空導彈箱和300輛坦克。美國“全球鷹”可以攜帶7噸燃油,這么多的燃油,也使得“全球鷹”可以逗留在某個目標的上空長達42個小時,一般的飛機沒有能夠達到這一水平上的,方便對敵連續不斷的進行監視。飛行控制系統采用美國GPS全球定位系統和慣性導航系統進行定位和對飛機的遙控指揮。“全球鷹”具有從敵占區域晝夜全天候不間斷提供數據和反應的能力,只要軍事上有需要它就可以啟動。可從美國本土起飛到達全球任何地點進行偵察。機上載有合成孔徑雷達、電視攝像機、紅外探測器三種偵察設備,以及防御性電子對抗裝備和數字通信設備。使得該機的偵查能力相當的強悍。
“全球鷹”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并且能夠在氣候復雜的環境下工作,全球鷹能在2萬米高空穿透云雨等障礙連續監視運動目標,其攜帶的合成孔徑雷達、電視攝像機能夠準確識別地面的各種飛機、導彈和車輛的類型,甚至能清晰分辨出汽車輪胎的齒輪。“全球鷹”最大的優點是它能與現有的聯合部署智能支援系統和全球指揮控制系統聯結,圖像能直接而實時的傳給指揮官實用,用于指示目標、預警、快速攻擊與再攻擊、戰斗評估。“全球鷹”還可以用于陸海空軍不同的 通信控制系統。既可進行寬帶衛星通信,又可進行視距數據傳輸通信。另外機上裝有備份的數據鏈。全球鷹飛行控制系統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統和慣性導航系統,可自動完成從起飛到著陸的整個飛行控制過程。這也是非常符合美軍的全球一體化戰略!而這種全球指揮控制系統聯結是非常值得中國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