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2014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成立以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迎來發展的新一波高潮,包括IC設計、制造、封裝和測試等半導體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企業,都開始在戰略布局和市場拓展方面做了新的謀劃。不久前,借“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2016年會暨長沙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之機,筆者有幸采訪了若干企業的高管,讀者從他們的言語中,可以看出未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美好藍圖。
Mentor Graphics全球副總裁兼亞太區總裁彭啟煌
從歷史角度來看整個集成電路市場,一直是持續發展,可是并不平穩,而是一波一波周期性變化,從個人電腦到通信業到手機,到智能終端,其實都是一個一個周期。周期性變化在集成電路行業已經司空見慣了,當我們都說一片大好,其實就是一個危機,馬上要來到了,當大家覺得沒什么路走了,好像也已經飽和了,其實就是下一個機會來了。那么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說的物聯網,汽車電子和大數據是不是支撐下一波成長浪潮的關鍵呢?
用科學的方式提出S式曲線來驗證下就看清楚了。
個人電腦也好,筆記本也好都是符合這個曲線的,到了一個很成熟期。以S曲線來看,未來物聯網不管是個人運動的穿戴式的也好,醫療也好,是很早期發展前景很好,看下一個就是汽車電子業也是一樣,再看大數據也是一樣,表現確實未來爆發力很強的,這里面我們怎么樣能夠賺到錢或者贏得這個市場呢?
對于以EDA領先的公司Mentor來說,怎么提供設計公司先進的驗證平臺?功能這么復雜,如何能夠在一體化平臺在軟件和硬件就做一個驗證?IOT不是一個硬件,很多軟件也很重要,不能等到軟件好了再來發展,市場改變非常快,看到商機再去發展已經遲了,人家一個月發展出來,你要一年半肯定就輸了。
我希望客戶記住三件事情,第一個就是讓你降低風險,采用先進工藝的時候,這個平臺整個后端驗證不只是那么簡單的驗證,是非常復雜的,能夠讓你降低風險。第二個是一體化驗證,這是必須要走的路。第三就是適應整個測試對品質要求,尤其汽車電子品質要求非常高。
除了這個之外,先進的驗證平臺還可以幫助客戶提升良品率,就是怎么樣能夠降低成本而賺到更多利潤。在物聯網時代,半導體產品的利潤其實并不好賺,芯片要做得很小,單價還要更低,怎么樣能做到還能有利潤就要靠這個提升良品率,良品率一定要比別人好才會使得自己獲得更多的利潤。
整體來說,我們還在處于非常早期萌芽的,絕對未來十年甚至數十年還有很大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