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界動態 > 無人駕駛汽車要發展 安全為第一要素

無人駕駛汽車要發展 安全為第一要素

2016-01-15

  近日,美國交通部宣布,為應對無人駕駛汽車高速發展所帶來的安全問題,將在未來幾周對美國的無人駕駛汽車政策進行修訂。美國交通部對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性方面始終保持謹慎態度,兩年前開始加強對無人駕駛汽車的監管,并要求無人駕駛汽車只能用于測試,不得用于公共道路上的一般駕駛。如今,無人駕駛汽車發展迅猛,加之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在美國加州、內華達州、密歇根州等各州測試所取得的良好效果,現有的政策已無法滿足無人駕駛汽車推廣的要求,需做出調整,預計無人駕駛汽車將成為2016年美國科技政策的討論重點。在無人駕駛汽車已成為大勢所趨的背景下,不僅美國,歐洲、日本和我國等也都十分關注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問題,如何實現無人駕駛汽車安全發展,還應從法規、標準和技術等多方面做好準備。

  一、無人駕駛汽車發展迅速,安全是關注的焦點

  (一)各大車企和IT巨頭紛紛布局無人駕駛汽車

  國際方面,豐田本田、奔馳、寶馬、沃爾沃、通用、奧迪、特斯拉等車企巨頭紛紛發布了無人駕駛計劃,多數已進入上路測試階段,預計首批無人駕駛汽車投放市場的時間都在2020年左右;谷歌、蘋果、諾基亞、高通、因特爾的IT企業也不甘示弱,強勢進軍無人駕駛汽車領域,其中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最為突出,2009年,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開始上路測試;2012年,谷歌在美國內華達州獲得首例“自動駕駛”汽車牌照,目前測試里程已超過200萬公里,僅發生過11起未造成人員傷亡的輕微事故,且都不是無人駕駛汽車的過錯所引起的,安全性表現優異;2014年,谷歌推出了一款低速全自動車型,該車僅有兩個座椅,完全靠電力驅動,采用只有“開始”和“結束”兩個按鈕的顛覆性設計。

  國內方面,一汽、上汽、廣汽、吉利、比亞迪(002594,股吧)等多家車企和國防科技大學、軍事交通學院、中國航天科工飛航技術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高校都參與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和測試,2011年,國防科技大學自主研制的紅旗HQ3無人車,首次完成了從長沙到武漢286公里的高速全程無人駕駛實驗,平均時速87公里/小時,人工干預里程數占總里程的0.78%;2012年,由軍事交通學院改裝的無人駕駛汽車完成了京津高速間114公里的測試,平均時速79公里/小時,除通過收費站需人為干預外,均為自動駕駛,此次無人駕駛測試的智能化水平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二)各國政府十分重視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

  國際方面,美國通過立法、頒發牌照支持無人駕駛汽車發展。內華達州2011年通過了在該州測試自動駕駛汽車合法化的法律,2012 年為谷歌頒發了首例“自動駕駛”汽車牌照,允許谷歌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測試,之后加州、佛羅里達州、密歇根州等也都通過了相關法律,并為無人駕駛汽車頒發測試牌照,2015年11月,美國交通部計劃對美國的無人駕駛汽車政策進行修訂,以適應無人駕駛汽車發展。隨著2014年《聯合國道路交通公約》的修訂,包括歐洲國家、墨西哥、巴西和俄羅斯在內的72個國家將修改道路交通法規,由原來的“每位司機都必須隨時控制著駕駛的汽車。”修改為:只要汽車上有一位司機在,并且能隨時將汽車調回手動模式,自動駕駛汽車就能夠被允許行使在公共道路上。標志著無人駕駛汽車在這些國家上路行駛的大門被打開。

  國內方面,政府通過多渠道鼓勵無人駕駛汽車發展。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等對無人駕駛汽車研發給予了大力支持;《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到2020 年,掌握智能輔助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初步建立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及生產配套體系;到2025年,掌握自動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建立較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體系及產業群,基本完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目標。”2015年4月,工信部提出構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平臺,推廣智能網聯汽車,7月,我國首個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將在上海開建。

  (三)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問題成為爭議焦點

  樂觀方認為,無人駕駛汽車更安全。首先,無人駕駛汽車由傳感器設別路況及潛在危險、由電腦控制各種動作,永遠不會疲勞,能夠始終集中“注意力”觀察行駛環境。其次,無人駕駛汽車反應靈敏,一旦發展危險能夠及時作出判斷,并采取規避、剎車等措施。第三,無人駕駛汽車會嚴格按照交通法規行駛,不會違章,從而有效避免因違章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必定違章是引發事故的重要原因。

  悲觀方認為,無人駕駛汽車并不安全,反而會帶來新的安全隱患。一方面,無人駕駛汽車需要配置大量的傳感器和復雜的控制系統,一旦某個傳感器失效或控制系統出現問題,車輛可能會失去控制,試想一輛高速行駛的無人駕駛汽車,突出出現“死機”,恐怕事故在所難免。另一方面,高度智能化的系統可能會成為黑客攻擊的目標,一旦黑客掌握控制權,不僅車輛及車主的信息泄露,車輛還可能成為綁架車主的工具,甚至惡意造成交通事故、制造恐怖襲擊等。

  無人駕駛汽車發展成熟后必然更安全。研究顯示,80%以上的交通事故與疲勞駕駛、注意力不集中、判斷失誤等人的因素有關,而駕駛員剎車晚1秒,速度為80公里/小時的汽車將行進約22米,后果可想而知。無人駕駛汽車則能夠自動探測行駛環境中存在的危險因素,自動采取減速、剎車、規避等措施,避免事故發生,這些過程的反應速度比人快的多。而無人駕駛汽車要實現上述的安全功能,還需解決好法規、標準、技術、控制系統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問題。

  二、我國無人駕駛汽車安全發展需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法規問題

  由于無人駕駛汽車快速發展和顛覆性設計,將會與現行的法規產生諸多矛盾,如何化解矛盾,需要深入研究。如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是否合法,目前美國、日本等已經對無人駕駛汽車頒發測試牌照,我國雖然進行過多次無人駕駛汽車測試,但未頒發過相關牌照;無人駕駛汽車是否需要駕駛員和駕駛執照,我國現行的法規要求駕駛員必須取得駕駛執照,行駛中必須系安全帶,更不用說沒有駕駛員;無人駕駛汽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由駕駛員承擔,還是汽車制造商承擔,相關保險制度是否也需要作出調整。

  (二)標準問題

  汽車智能化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駕駛員輔助、半自動駕駛、高度自動駕駛、完全自動駕駛(無人駕駛)。目前,第一階段主流車型已經基本普及,第二個階段正在普及,第三個階段雛形也已經出現,隨著汽車智能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化裝置和系統將配備到汽車中,如ESP、ADAS、AEB等,但我國無人駕駛汽車標準體系尚未建立,很多汽車智能化裝置和系統都存在標準缺失、滯后等問題,以ESC/ESP為例,美、歐等國家和地區都已出臺了乘用車和商用車的強制性標準,而我國輕型汽車ESP的國家標準2015年7月才剛剛實施,且該標準為推薦性標準,商用車的ESP標準尚未出臺。

  (三)技術問題

  掌握核心技術、提高技術可靠性是無人駕駛汽車實現安全發展的必要條件。目前,我國的智能化汽車核心技術發展滯后,國產技術可靠性堪憂。智能汽車所需的電子元件、傳感器和芯片技術等關鍵核心零部件自主性嚴重缺乏,先進車輛控制系統、安全系統與美、日、歐等差距較大,如,國內能夠做ESC/ESP的企業屈指可數,且大部分為低端產品,可靠性較差。

  (四)控制系統安全和信息安全問題

  無人駕駛汽車的控制系統安全和信息安全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車輛的智能化程度越高,控制系統越復雜,所面臨的系統安全和信息安全問題也就越嚴峻,一旦行駛中的車輛被黑客惡意控制,不僅車主和車輛的信息被泄露,還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甚至成為恐怖襲擊的工具。而目前一些車輛的控制系統已經被證明存在潛在的安全威脅,如黑客對福特SUV和豐田普稅斯汽車進行了攻擊,遠程破壞了這些汽車的剎車和方向盤系統。

  三、對策與建議

  (一)完善無人駕駛汽車法規體系

  一是加強無人駕駛汽車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完善法規支撐體系,盡快出臺無人駕駛汽車的指導性文件;二是修訂現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規,為無人駕駛汽車的上路測試提供法規支撐;三是針對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測試問題,制定或修訂相關法規,為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測試頒發測試牌照或臨時測試牌照;四是探索建立適應無人駕駛汽車發展的新型保險機制。

  (二)建立無人駕駛汽車標準體系

  一是加強無人駕駛汽車標準體系頂層設計,建立標準體系框架;二是針對能夠在交通安全中發揮關鍵作用的汽車智能化技術和產品,如汽車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ESP/ESC)、汽車自動制動系統(AEB)等,研究制定一批國家強制性標準,加速汽車智能化進程;三是針對國內很多汽車智能化技術尚未成熟的問題,為避免技術引進帶來的高額成本,應合理確定標準的實施日期,為相關企業預留出技術研發時間。

  (三)加強無人駕駛汽車核心技術突破

  一是在現有無人駕駛汽車相關扶持資金的基礎上,加強對電子元件、傳感器、芯片技術等關鍵核心零部件和先進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技術的研發扶持力度;探索建立多渠道的研發投入體系,鼓勵保險企業、科技企業、車企等資金參與無人駕駛汽車核心技術的研發,如借鑒國外經驗,建立保險資金參與汽車主動安全技術研發的投入機制。二是鼓勵車企與科研院所、高校等開展深度合作,建立聯合創新機制和人才培養機制,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以創新驅動無人駕駛汽車發展。

  (四)引導汽車主動安全技術市場化推廣

  制定相關引導政策,鼓勵一批較為成熟的汽車主動安全關鍵技術市場化推廣。如制定保險優惠政策,車輛加裝主動安全裝置后,安全水平將得到大幅提升,事故發生率顯著下降,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大幅降低,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按照“誰受益誰買單”的原則,通過保險公司讓出部分利益,為加裝主動安全裝置的車輛給予保險費用打折的方式,實現主動安全裝置的普及和保險公司盈利能力提升“雙贏”的局面。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人大长吊大战中国人妻| 你是我的女人中文字幕高清|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 一级黄色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91国高清视频| 天天看天天摸天天操| 一级毛片a女人刺激视频免费| 日批视频在线看|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专区| 男生和女生污污的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同性| 16女性下面无遮挡免费|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 成人a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日韩欧美久久久| **性色生活片毛片| 妞干网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香蕉精品视频| 波多野结衣办公室33分钟| 内地女星风流艳史肉之| 麻豆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yellow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影片一区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最近2019中文字幕免费看最新|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亚洲欧美综合区自拍另类|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婷婷九月| jizz性欧美2| 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 中文字幕在线第二页|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亚洲va中文字幕| 果冻传媒李琼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