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到光纖 4G開啟中國寬帶下一個20年
來源: 四川在線
摘要: 從窄帶到寬帶再到光纖,從64K起航到100M光纖普及,通信網絡以驚人的速度在發展。我們欣喜地看到,因為網絡,我們的生活方式已經悄然發生變化,而這種變化仍然以快速的腳步在行進,沒有結束時,只有進行時。
Abstract:
Key words :
在今年5.17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前夕,四川首屆電信電視與光纖寬帶節上,四川電信對外宣布,繼今年1月25日,四川電信光纖寬帶用戶數超300萬后,僅短短3個多月時間,四川電信光纖寬帶再次突破400萬,四川成為全國光網“第四省”,用戶總數僅居于江蘇、上海、浙江之后,增速居全國首位。與此同時,中國電信的4G網絡服務也正在逐步展開,在成都以及省內很多城市,人們將可以用手機及移動上網終端享受到電信4G超高速網絡服務。
從窄帶到寬帶再到光纖,從64K起航到100M光纖普及,通信網絡以驚人的速度在發展。我們欣喜地看到,因為網絡,我們的生活方式已經悄然發生變化,而這種變化仍然以快速的腳步在行進,沒有結束時,只有進行時。
電信基礎設施是互聯網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先決條件,中國4G已成為國際標準之一,全球最大的15個社交網絡中,6個來自中國,其中包括剛剛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新浪微博和不到3歲就擁有4億多用戶的微信。移動互聯將覆蓋生活各個角落,4G將催生更多應用服務,拓寬互聯網產業鏈,為中國互聯網開啟下一個20年。未來的寬帶網絡是個什么樣子?會給世界帶來怎樣的變化?我們一起來想象……
步入飛速時代——網速從MB到TB
十年前,帶寬128K 的ADSL 的網速會讓你有飛一般的感覺,今天100M的光纖網絡已經開始逐漸普及入戶。十年前,還是2G時代的手機主要是用來打電話、發短信的,我們消費的是話費,今天,擁有百兆以上網速的電信4G網絡,將再次顛覆手機的功能應用,我們消費的是流量。
如今,不但移動端4G 技術正在迅速普及,更先進一代的5G也 已經開始被大眾所使用。硬件和設備的飛速發展為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提供了強勁的支持。在未來,1TB 已不是代表硬盤的容量,而是網絡的帶寬。大量的數據可以在短時間內高速進行傳播甚至不需要有線設備的支持。高速傳輸的數據會充斥在所有人的生活中。

全球網絡無盲區——南北極也有覆蓋
互聯網以一個驚人的速度發展。今天的網絡有17 億用戶。而目前的全球人口為67 億,相信在不久的幾年內,用戶將會超過20 億。這并不是終點,未來,當網絡技術越來越發達,世界上將不存在盲區,無論南極北極,好望角還是太平洋,將不存在任何沒有網絡的地方,全方位的網絡覆蓋會讓人類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移動終端改變生活——電腦或將不復存在
隨著智能設備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的移動端使用人數將大幅上升,會成為新互聯網用戶的主力,同時,在帶寬速度和硬件設備的不斷革新之下,利用移動設備就可以完成幾乎所有今日在電腦上才可以完成的任務。未來在更多傳感器和物聯網的支持下,移動端的優勢也會更加明顯?;蛟S幾十年后,電腦將不復存在,更多的會是一塊塊屏幕和我們自己的一個移動設備的搭配。

物聯網掌控生活——智能設備無處不在
在中國電信全力推進“光網寬帶 智慧城市”的戰略中,我們已經感受到基于高速光纖寬帶、高速手機網絡帶來的物聯網應用,正在滲透我們所生活的城市
各個領域,比如智能交通、智能安保、環境監測、城市光照等。同時也在我們家庭生活得以體現,如智能家電、家庭安保、手機刷卡等。
然而當有更多的關鍵性基礎設施掛到互聯網上時,互聯網預計將成為一個設備網絡而不再只是一個計算機網絡。在工業發展中,各種先進的機器人,微型芯片已經進入了實踐階段。電腦和手機僅僅成為互聯網中的一小部分,連接互聯網的傳感器數量將會比用戶數量大好幾個數量級。此外,人車互動也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不難預測在未來,物聯網會像手機和寬帶一樣——你無法想象沒了它,我們的生活將會是什么樣子。

大數據時代高速發展——數據財富價值暴漲
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云端服務的逐漸成熟、移動平臺的壯大、輕資產受追捧,在這一系列因素的作用和影響下,大數據的價值和意義在未來將會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無論是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媒體的分享,Google、Amazon 的數據整理和分析還是Evernote、Dropbox 等 各種云服務,都離不開大數據。
所謂大數據,即指互聯網公司在日常運營中生成、累積的用戶網絡行為數據。這些數據的規模是如此龐大,以至于不能用G或T來衡量。一組名為“互聯網上一天”的數據告訴我們,一天之中,互聯網產生的全部內容可以刻滿1.68億張DVD;發出的郵件有2940億封之多(相當于美國兩年的紙質信件數量);發出的社區帖子達200萬個(相當于《時代》雜志770年的文字量)……這些龐大數字,其商業價值堪比石油和黃金。
預計到2015 年,全球的數字信息將達到8ZB(1ZB 等于100 萬PB,1PB 等于100 萬GB)的規模。從某種角度而言,移動互聯網時代就是一個大數據時代,其中潛藏的機遇和潛力已經讓包括Google、Amazon 在內的巨頭紛紛投身其中,也許這將是下一個誕生巨頭的領域。


同在一片“云”下——人人享受云服務
隨著帶寬和網絡的進一步發展,有線和無線,遠程和本地的讀取速度都將相差無幾,如此本地存儲的數據將顯得非常多余,會有更多的計算服務成為云服務。電信趨勢國際協會最新的預測表明,到2015 年,云計算將會產生超過455 億美元的收入。毫無疑問,云服務會是未來又一個千億級的產業,“云”成為了互聯網及很多服務的計算基礎組件。隨著新一輪互聯網創新浪潮的到來,dropbox、 box、icloud、google drive、skydrive 等消費級層面云服務的提供及快速發展,“云”逐漸滲透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工作生活中,成為個人或家庭智能生活的數字交互中樞。在未來,“云”或將成為如互聯網寬帶一樣個人或家庭的網絡標配設施。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