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一些地方政府和能源企業聯手,紛紛投入巨資建設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在這種狂飆突進式的發展中,一些始終羈絆著這一新興產業的技術和經濟問題愈加凸顯出來。
22日,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黃鸝在北京出席活動時表示,中國是目前國際上風電發展最快的國家。去年國家將風電設備列為產能過剩行業,這主要是針對國內風電整機裝配廠過快膨脹提出的。
她指出,目前中國風電設備關鍵零部件技術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因此國家鼓勵風電裝備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產業化。
近日在甘肅蘭州召開了一次發展風能等新能源座談會,與會的風電產業業內人士介紹說,中國風機技術大多是從國外買來的,這些技術適合歐洲風電環境,如果不加以改進,直接使用將對中國電網造成沖擊。
中國目前有83家風機整機生產企業,其中大多數為組裝型企業,缺乏核心技術和自有知識產權。這些企業中究竟有哪些企業的設備能夠長期穩定運行,有些設備在使用初期質量問題可能不會充分暴露,幾年后將會出現設計、工藝缺陷。
對此,中國一位政府高級官員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質疑稱,中國陸地風沙大,對風力發電機造成磨損,將縮短設備本來應有的20年的使用壽命。此外,個別特大型風電基地還有“形象工程”之嫌。
不過,風電專家、蘭州理工大學副校長邱平說:“玉門第一臺風機運行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時間,這幾年沒有因為風沙影響發電。雖然對風機葉片表面磨損大一些,但沒有影響發電效率。”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