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之火有望燎原
新興產業代表產業發展的未來方向,在一國的產業結構調整中承擔著重要作用。縱觀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歷程,及時選擇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進行新舊產業之間的更新換代是所有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中的必然選擇。對于我國而言,發展新興產業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它不僅是拉動內需、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同時也是提高社會效率、增強綜合國力的需要。
今年12月23日,央行網站發布了意見強調,加大對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支持。對于相關上市公司而言,市場人士認為,一旦入選“戰略性新興產業”,就意味著能獲得國家和地方財政上的支持,未來發展潛力將會巨大。
信息網絡新技術帶來新模式
物聯網與互聯網緊密結合,導致傳感網在基礎設施和服務領域的廣泛應用。因此物聯網和下階段的產業升級、信息社會的深入發展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在2009年,新興的物聯網概念個股在短期爆發式的行情吸引了二級市場眾多投資者的眼球。
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把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種種裝置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具體地說,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然后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
物聯網主要包括三個層次,首先是傳感器網絡,也就是目前所說的包括RFID、條形碼、傳感器等設備在內的傳感網,主要用于信息的識別和采集;其次是信息傳輸網絡,主要用于遠距離無縫傳輸來自傳感網所采集的巨量數據信息;最后則是信息應用網絡,該網絡主要通過數據處理及解決方案來提供人們所需要的信息服務。
物聯網基本特征包括:廣泛的信息獲取能力:物聯網的目標是獲取人們在生活各方面所需要的各種信息,包括圖片、語音、數據、文字等多種信息形式,需要擁有數量龐大的各類信息采集器件(即傳感器)。擁有廣泛的信息獲取能力是物聯網的基本要求。安全可靠的信息傳送能力:每個信息采集器件均需要向中心網絡傳輸其所采集的信息,同時這些傳感器網絡所所提供的巨量信息需要無縫達到任何需要的地方,這就要求信息傳輸網絡具備大容量的和可靠的信息傳輸能力。持續創新的信息服務模式:由于傳感器網絡及傳輸網絡提供的信息量巨大,且未經過加工處理,這就需要信息服務提供商或網絡運營商提供持續創新的信息服務模式,以滿足人們龐大的信息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