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環保“綠箭”!長征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2020年臨近尾聲,中國航天事業又實現了一個新成就——12月22日12時37分許,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新成員長征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發表于:12/22/2020 月壤開箱視頻來了:最珍貴的開箱 12月19日上午,重1700余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向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移交了嫦娥五號樣品容器,交接了樣品證書。 發表于:12/21/2020 重1731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將有三類用途 12月19日,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將開展月球樣品與科學數據的應用和研究。 發表于:12/19/2020 凱旋!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到誕生地:未來中國還將實施火星取樣返回 今天凌晨,嫦娥五號正在著陸在內蒙古,今天晚上它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發表于:12/18/2020 嫦五太空"打水漂"回家 那個搶鏡的小動物是誰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志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發表于:12/17/2020 破案了!真的是"玉兔"接"嫦娥"回家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志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發表于:12/17/2020 棒!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 來看看具體是哪五項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志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發表于:12/17/2020 遙測實時圖像處理顯示系統設計與實現 在飛行試驗中,遙測圖像由于其直觀、實時顯示目標飛行器的飛行狀態畫面,可供各級指揮決策和技術人員分析查看,在保障飛行試驗安全性、高效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設計了一套地面遙測圖像實時解碼系統,在完成關鍵遙測參數實時處理基礎上,通過多站遙測數據的實時拼接、實時分路等處理手段,改善單一遙測地面站數據不完整帶來圖像畫面丟失的問題,保障了遙測關鍵參數實時處理和遙測圖像的完整傳輸。 發表于:12/17/2020 基于FPGA的北斗三號衛星B2a碼發生器實現 衛星信號捕獲和跟蹤中,本地復現的測距碼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針對于中國新發射的北斗三號衛星,提出了在FPGA內實現B2a信號測距碼發生器的方法。以北斗三號衛星B2a的測距碼為研究對象,詳細解釋了B2a測距碼發生器的設計原理,其中包含Weil碼以及Gold碼發生器的關鍵模塊分析,利用FPGA模塊化地設計了可擴展的B2a測距碼發生器模塊,通過預留的寄存器初始化接口,可以實現不同PRN號衛星的測距碼,解決了產生任意衛星號測距碼的復雜問題,對于北斗三號導航接收機設計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發表于:12/17/2020 應用于衛星導航系統的多頻圓極化天線 設計了一款應用于衛星導航系統的多頻圓極化天線。天線由微帶單元與螺旋單元構成,微帶單元采用疊層結構實現北斗一代收發L/S雙頻段覆蓋;螺旋單元采用四臂螺旋結構及多點饋電技術實現北斗B1和GPS L1頻段覆蓋。仿真結果表明,該天線各端口S11值低于-10 dB的帶寬為93 MHz(1 509~1 602 MHz)、12 MHz(1 610~1 622 MHz)和70 MHz(2 453~2 523 MHz),天線在B1頻段、GPS L1頻段、北斗L頻段及北斗S頻段的增益分別為6.19 dB、6.13 dB、3.47 dB和5.64 dB。該天線具有方向圖波束寬度寬、相位中心穩定、低仰角增益高等特點,天線各項指標均滿足衛星導航系統對天線性能的要求。 發表于:12/16/2020 Microchip推出 64 Mb并行SuperFlash®閃存,豐富旗下應用于航天系統的COTS耐輻射產品陣容 為減少開發航天器系統的時間、成本和風險,設計人員可以在初始階段使用商用現貨(COTS),隨后再將其替換為具有相同引腳分布、采用塑料或陶瓷封裝的宇航級等效耐輻射器件。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國微芯科技公司)今日宣布推出一款耐輻射的64兆位(Mbit)并行接口SuperFlash閃存器件,具有卓越的總電離劑量(TID)耐受能力,可在惡劣的太空輻射環境中實現最大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新產品是Microchip用于航天系統的單片機(MCU)、微處理器(MPU)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的理想配件,為這種可擴展的開發模型提供了構建模塊。 發表于:12/16/2020 迎接嫦娥回家, 四子王旗著陸場準備就緒 攜帶著2公斤珍貴月壤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在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 發表于:12/15/2020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里:預計明年2月中旬接近火星 據央廣網報道,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里程約3.6億公里,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里,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里,飛行狀態良好。 發表于:12/15/2020 微型仿生撲翼飛行器研究綜述 基于仿生學原理的撲翼飛行器因質量輕、體積小、靈活性好、隱蔽性高等優點在軍事和民用領域應用廣泛,實現撲翼飛行器的微型化是未來發展方向。首先介紹了微型仿生撲翼飛行器的概念和特點,分析了研究背景和國內外研究現狀及成果,在此基礎上,就實現微型仿生撲翼飛行器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和難題進行了討論,最后對我國微型仿生撲翼飛行器的應用前景作出展望。 發表于:12/15/2020 維珍銀河又雙叒失敗:“宇宙飛船2號”主引擎未能成功點火 據外媒12月13日報道,英國商業航天企業維珍銀河(VirginGalactic)旗下太空飛行器“宇宙飛船2號”(SpaceShipTwo)”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美國太空港發射場開展第三次載人試飛。 發表于:12/15/2020 ?…7879808182838485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