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朝鮮宣布成功試射洲際彈道導彈 新華社平壤7月4日電(記者程大雨 朱龍川)朝鮮4日宣布當天成功試射“火星-14”洲際彈道導彈。 據朝鮮中央電視臺報道,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3日簽署試射導彈的命令,并于4日在現場觀看了發射。 據報道,“火 ... 發表于:7/6/2017 我國中星9A依靠衛星自身推進器成功入軌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獲悉,我國中星9A依靠衛星自身推進器成功入軌。 發表于:7/6/2017 一覽無人機供應鏈 看13大主控芯片廠都有誰 無人機全稱無人駕駛飛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機上無駕員,但安裝有自動駕駛儀、程序控制裝置等設備,地面、艦艇上或母機遙控站人員通過雷達等設備,對其進行跟蹤、定位、遙控、遙測和數字傳輸。 發表于:7/5/2017 Zytronic 為華盛頓史密森尼博物院旗下 經久耐用高性能投射電容式技術 (PCT? 和 MPCT?) 觸控傳感器領域的領導者Zytronic向史密森尼博物院旗下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 (NASM) 提供了一個84 英寸的觸摸傳感器,用于一個最近推出的展品中。該博物展館是世界上收藏航空航天器材和設備最多的博物館,每年到訪的游客多達 670 萬,是世界上接待游客人數最多的第五大博物館。 發表于:7/4/2017 基于FPGA的極化碼譯碼研究及實現 在二進制離散無記憶信道中極化碼可以達到其信道極限容量,并且實現的復雜度較低,這在通信領域無疑是一個重大突破,因此在FPGA中實現極化碼的譯碼有著非常重要的研究意義。首先介紹了SC(Successive Cancellation)譯碼算法,并將該算法的蝶形結構改進為線形結構從而提高了譯碼效率;接著對譯碼算法做了包括最小和譯碼、定點量化和資源共享的改進,以便于在硬件中更容易實現;最后在FPGA中實現了極化碼的譯碼并給出了測試波形以及對不同編碼塊長度的綜合資源進行了對比。實驗結果表明,譯碼的最高頻率可達145 MHz,吞吐率可達36.4 Mbps。 發表于:7/4/2017 無線通信中的軌道角動量天線綜述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射頻頻譜資源已日趨香農極限。軌道角動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理論上能提供無限多個正交信道, 有效提高頻譜利用率。介紹了OAM的基本原理;綜述了目前典型的OAM天線種類及其具體實現形式,著重分析其在增益、方向圖、接收和解復用等方面的優缺點;最后梳理了目前各種天線存在的共性問題,展望了下一步OAM在無線通信領域可能的應用方向。 發表于:7/4/2017 如何建立空天地一體化試驗測試體系 依據“試驗即作戰與訓練”和“作戰即網絡”新要求,試驗與評估體系將向空天地一體化試驗網絡方向發展,試驗環境也必將從真實大氣環境變為近似實戰的復雜電磁環境與賽博空間。 發表于:7/3/2017 雙層混合衛星網絡優化設計及覆蓋性能評估 針對單層衛星網絡抗毀能力差、處理時延高以及三層衛星網絡管理復雜、鏈路冗余度高等問題,分別采用Walker星座和極軌星座對MEO和LEO衛星進行了組網分析和星座設計,提出了一種雙層混合衛星網絡優化設計方案;同時,針對傳統衛星覆蓋性能指標不能統一評價不同構型衛星星座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層次分析法模型的不同構型衛星星座統一評估模型。仿真結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不僅能夠很好地提升對中國區域的覆蓋率,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平均間隙時長和平均響應時間,從而滿足對中國地區全天時覆蓋的總體設計要求。 發表于:7/3/2017 貨運包機:逆風下的考驗 航空貨運包機運營商近年來發現,由于油價的下跌,石油和天然氣部門對貨機包機服務的需求不斷減少,航空貨運包機業務正面臨著不少的沖擊。 發表于:7/2/2017 特朗普下令重設國家航天委員會 美國總統特朗普6月30日簽署了人們期待已久的一項行政令,要求重新設立國家航天委員會。 發表于:7/2/2017 俄羅斯為雅克-130教練機研制CM-100發動機 俄羅斯聯合發動機制造集團所屬的“禮炮”燃氣渦輪機制造業科學生產中心正在進行CM-100航空發動機技術方案研發。 發表于:7/2/2017 美國海軍完成了里程碑試驗 成功測試SM-6導彈 BLK IA 2017年6月15日,美國海軍宣布,已經在新墨西哥白沙導彈靶場完成了標準-6 BlockIA(SM-6 BLK IA)測試。 發表于:7/2/2017 基于證據理論的雷達信號融合識別算法改進研究 針對利用證據理論不能高效識別和區分復雜多變的雷達信號的問題,對證據融合識別算法進行了改進。首先引入分類策略和運用一致性排序法分別對待識別信號進行證據分類和求各參數的權重值;然后用改進的證據融合規則對信號進行參數加權融合和驗證,再對各信號集中的信號進行融合和判決識別。仿真表明,改進后的算法可對待識別信號進行正確分類識別,識別率高,消耗時間少,適合實際信號的識別應用。 發表于:6/30/2017 北斗格網電離層模型格網點計算方法研究 基于北斗導航系統星基增強系統的格網電離層模型修正算法,討論了由穿透點處的垂直延遲計算格網點處垂直電離層延遲的計算方案,并檢驗了格網電離層垂直延遲修正誤差GIVE。結果表明,格網電離層修正算法是一種精度較高的電離層延遲修正法,選取格網點附近參考站的可用數據計算出的格網點垂直延遲值更接近真實延遲值,進而有利于獲得高精度的電離層改正效果,證明了電離層格網點的延遲值是建立格網模型的關鍵;修正誤差在正常范圍內,驗證了算法在中國地區的可行性,也說明了GIVE算法能夠以99.9%的置信度限定格網點電離層延遲改正誤差。 發表于:6/30/2017 長征五號完成垂直轉運 7月初迎第二次發射 6月26日,長征五號遙二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于7月2日至7月5日擇機發射。 發表于:6/29/2017 ?…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