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基于智能傳感識別技術的大型變電站 電纜溝溫濕度及危險環境監測研究 通過運用溫濕度傳感器識別技術,搭建一套基于溫濕度、危險氣體等各種傳感器和遠程控制動作機構的電力電纜管道廊體復雜綜合環境采集監測預警系統。通過該采集監測預警系統識別監測電纜溝通道內復雜環境及相關電力設備的第一手原始數據,以便于特高壓變電站一線基層作業人員、中層管理人員和高層領導可實時掌握重點電力物資設備運行情況,提前獲取預警信息,及時發現和處理電力電網設備隱患。 發表于:2019/10/22 中國移動正式啟動了首個5G智能電網切片集采項目 近日,中國移動5G規模組網建設及應用示范工程5G智能電網項目-切片管理服務平臺(2)的中標候選人公示,華為獨家中標全部份額。其投標報價為3797047.78元(不含稅),含稅價為4030767.99元。 發表于:2019/10/21 廣東電網佛山供電局成功完成了全網第一次全自動閉環自愈測試 據悉,這是廣東電網開展配網主站自愈建設以來,在全網第一次全自動閉環自愈,標志著配網自動化正在向更先進的方向邁進。 發表于:2019/10/21 濎通芯與海興建置Wi-SUN通信物聯網達1000個節點 杭州海興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興)選擇貴州濎通芯物聯技術有限公司(濎通芯)Wi-SUN(Wireless Smart Utility Network)通信方案來開發其智能電網網絡產品,在海興杭州辦公區域部署1000個Wi-SUN節點的網狀網絡,擴展Wi-SUN技術在 FAN(戶外局域網絡)的網絡規模、可靠性和擴展性,滿足智能電網和物聯網市場的需求。 發表于:2019/10/21 英國能源監管機構表示到2024年底前至少有85%的家會用上智能電表 英國政府日前表示,原計劃耗資110億英鎊、旨在2020年完成家用和小型企業智能電表安裝的項目,在經過重新修訂和評估后,已經確定將推遲至2024年完成,且總成本將增加超過20億英鎊。 發表于:2019/10/21 中國科學院提出了一種微電網實時能源優化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智能微電網課題組在智能電網優化調度領域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智能電網匯刊》。 發表于:2019/10/21 我國能源產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是積極應對國內社會主要矛盾轉變和國際經濟政治格局深刻變化的戰略機遇期。“十四五”規劃起止時間2021-2025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十四五”時期是“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這個時間正值中華民族發展之路的重要性拐點,中國正處于從舊常態躍遷到新常態,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攻堅期。 發表于:2019/10/21 分布式光伏電站與大型地面光伏電站主要不同在哪些方面 早些年,提起光伏光電,可能很多人還有些許陌生,對于光伏發電好不好也沒有準確的認知。但隨著近年來科技的發展,光伏發電已經逐漸進入大眾視野并被人們所熟知,光伏發電作為目前最有競爭力的戰略新興產業之一,正以不可估量的速度飛速發展。 發表于:2019/10/21 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將全力推進衡陽的智能電網建設 10月18日上午,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與衡陽市人民政府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未來3年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將向衡陽投資80億元,全力推進衡陽的電網建設,打造堅強智能電網,為衡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電力支撐。衡陽市委書記鄭建新,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孟慶強出席簽約儀式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鄧群策主持簽約儀式。 發表于:2019/10/21 基于電網脆弱性的連鎖故障預測 隨著電力技術和設備的不斷提高,電網安全穩定性也得到不斷提高。但近年來,隨著超、特高壓的逐步建設,以及新能源等不穩定電源的大規模接入,某些關鍵部位的初始故障可能造成潮流大范圍轉移、負荷劇烈波動等情況,極有可能引發大停電事故,電力系統連鎖故障分析、預測和防御工作顯得愈加重要。本文通過對電網拓撲結構和運行特性的脆弱性分析,找到電網不安全風險點的研究,由此歸納出新的預測連鎖故障序列方法。結合2018年巴西電網大停電事故分析,分析某些脆弱點發生初始故障后,電網通過切除故障點及低壓減載策略后的系統狀態,對電網連鎖故障進行進一步模擬。 發表于:2019/10/21 廈門金門電力聯網工程正在打造出互聯網+供電服務的創新 5月13~1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與福建省臺港澳事務辦公室聯合舉辦2019“清新福建行”采訪活動,邀請30多家兩岸媒體在閩參觀采訪,廈門供電公司便是其中一站。 發表于:2019/10/21 寬帶電力載波通信在配網的應用及發展趨向分析 隨著我國電網的不斷發展,智能配電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智能配電網的建設發展促進了電力線寬帶載波技術的發展,電力線寬載波技術已經成為目前我國電力通信光纖網絡的主要組成部分。本文使用的是正交頻技術在電力線寬載波通信配網技術中的應用,在配網電壓達到15 kV,寬帶傳輸的速度達到15 M/s以上,能夠滿足用電信息集采,滿足配網中測試的需要,對于采用更高、更快的數據采集提供了基礎和有力的數據支持。 發表于:2019/10/18 基于GIS的配電網規劃可研管理及審查系統研究 配電網規劃的可研管理及審查工作主要面對的是大量數據文字材料,其內容繁雜而抽象,地理信息系統將相關的空間數據和屬性信息,直觀而形象地顯示在地圖上。通過對比分析配電網的可研管理及審查工作和地理信息系統各自的特征,提出一種把地理信息系統應用到配電網可研管理及審查工作中的方法,將二者緊密結合,實現優勢互補,從而更好地促進配電網規劃可研管理及審查工作的進行。 發表于:2019/10/17 深度解密人工智能商業化核心要素:“場景+AI”模型解析 “人工智能技術和傳統信息化技術、互聯網技術都是數字技術的不同表現形式,都遵循類似的技術產業發展模式。” 發表于:2019/10/17 基于省級計量生產調度平臺的計量業務運營監控設計及研究 按照國家電網公司"三集五大"對計量管理集約化,精細化要求,電能計量生產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全面分析計量業務運營監控需求應運而生,本文詳細分析了計量生產調度平臺計量業務運營監控設計思路,業務框架,不同系統間數據交互方式,并對其應用成果進行了總結,開展計量全業務集中監督管理,為各項計量業務的高效開展提供切實有效的支持和技術保障。 發表于:2019/10/16 ?…313233343536373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