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u-blox推出智能燃氣表GSM模塊 全球領先的專為消費電子、行業應用和汽車市場提供無線定位模塊和集成電路的供應商瑞士u-blox公司目前推出一款超緊湊型、低功耗、表面貼裝GSM/GPRS通訊模塊--SARA-G350 ATEX,該模塊已通過ATEX及IECEx認證,可用于智能燃氣表等在潛在爆炸環境中運行的設備。 發表于:7/22/2013 意法半導體(ST)創新型智能電表芯片簡化電表互連互通,讓電力公司能夠大規模部署新型電能表 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發布全球首款支持METERS AND MORE®開放式通信標準的智能電表IC,新產品讓智能電表設備通過電力線通信(PLC)技術實現廣泛的互聯互通,將有助于推動智能電網帶為環境、消費者和供電企業帶來最大化利益。 發表于:7/1/2013 淺談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的應用和發展趨勢 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極大地保障了電網運行的穩定性、安全性和經濟性,提高了電網運行的效率,保證了電能質量,對電力系統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介紹了電力系統自動化的基本內容和其重要性,分析了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發展趨勢。 發表于:6/14/2013 基于雙PWM協調控制的永磁風力發電系統研究 說明了直驅式永磁風力發電系統的基本組成和原理,分析了永磁風力發電系統最大功率跟蹤的控制策略;設計了發電系統網側變流器基于電網電壓矢量定向、機側變流器基于發電機轉子磁鏈定向的背靠背雙PWM協調控制結構。最后通過仿真驗證了該系統的最大功率跟蹤特性,并就仿真中PI參數設置的關鍵問題進行了說明,可有效防止轉速比較控制中的轉矩沖擊問題。 發表于:6/5/2013 耦合諧振無線電力傳輸諧振頻率跟隨設計 耦合諧振無線電力傳輸是一種新的電力傳輸技術,傳輸距離和效率是這項技術取得突破的關鍵。從發生耦合諧振的收發線圈電路模型出發,找出了線圈失諧是效率降低的關鍵因素。進而,設計了一個頻率跟隨電路,通過檢測線圈電流的大小,并與最大電流進行比較,而后改變線圈的自諧振頻率使電流保持最大,從而實現諧振頻率對發射源頻率的跟隨,減小失諧對傳輸效率的影響,提高耦合諧振電力無線傳輸的效率。 發表于:6/4/2013 k-重傳機制增強電力線通信中繼路徑 分析了電力線載波通信中集中式路由的瓶頸現象,為緩解這一現象,提出了k-重傳機制。通過構建k-重傳機制的模型,分析證實了在集中式路由策略中引入該機制能夠有效提高路徑可靠性和降低主節點期望等待時間。 發表于:6/3/2013 電導增量法在光伏系統MPPT中的研究 分析了光伏電池的工作特性和光伏系統的拓撲結構及原理,將電導增量法應用到光伏發電系統最大功率點跟蹤控制中,使系統能夠快速響應外界環境的變化,讓光伏發電系統始終工作在最大功率點。最后在Matlab/Simulink環境下進行了仿真,并且對仿真結果進行了詳細分析,驗證了該方法的正確性。 發表于:5/14/2013 高嶺換流站潮流反轉保護動作的分析研究 簡要介紹了直流極保護中潮流反轉保護的原理,分析了高嶺換流站潮流反轉保護誤動作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對潮流反轉保護的邏輯進行了修改,并在RTDS實時數字仿真系統上做驗證試驗。結果顯示修改過的邏輯在這種情況下不會動作,證明了其邏輯的正確性,之后在高嶺換流站進行了實施,運行情況良好。 發表于:5/8/2013 基于GPRS和IE的分布式收費終端功能升級策略 就當前階梯電價的試行,針對基于GPRS進行數據傳輸的分布式系統終端設備的功能升級提出了一種行之有效的設計方法。在傳統數據通信協議的基礎上加入B/S架構的設計思想,并指出減少數據流量和增加可靠性的具體方法,提高了系統的應用價值。 發表于:5/6/2013 基于馬爾科夫過程理論的風電機組檢修策略 綜述了基于馬爾科夫過程的風電機組檢修策略。首先介紹了馬爾科夫過程及相關理論知識,并分析其應用于風電機組檢修中的可行性;然后分別從基于風電機組運行可靠性最優策略建立可靠性模型和基于維護成本最優策略建立老化模型兩方面入手,指出各自考慮的側重點,總結了國內外學者基于馬爾科夫過程理論對風電機組檢修策略的研究現狀;最后指出由單一部件到多部件進行整臺風電機組優化檢修和風電場多臺機組聯合檢修是未來的研究趨勢。 發表于:5/2/2013 基于滑模控制的三相雙降壓式并網逆變器 對三相雙降壓式并網逆變器這一新型拓撲的滑模控制進行了研究,使系統獲得良好的魯棒性。首先,對三相雙降壓式并網逆變器進行了等效分析。然后,根據等效分析電路重點對其滑模控制進行了設計,并在控制律中采用了平滑函數來取代符號函數以削弱抖振。仿真結果表明,采用滑模控制后的三相雙降壓式并網逆變器具有很好的動態和穩態性能,且輸出的并網電流諧波含量低,波形質量好。 發表于:4/23/2013 基于無線傳感網的智能電網線路傳感器系統的研制 從傳統傳感器的特點出發,研制了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多參數集成的線路傳感器,該傳感器將實現對輸電和配電線路的多參數檢測,同時該傳感器將完全采用線路感應取能工作。介紹了無線傳感網的相關體系及結構,并把線路傳感器和無線傳感網相結合,完成了該系統的設計。最后指出智能集成傳感器在智能電網中應用的發展趨勢。 發表于:4/16/2013 粒子群算法在光伏系統最大功率點跟蹤中的應用 介紹了光伏電池的特性,并在Matlab/Simulink中進行建模仿真研究。針對局部遮陰條件下光伏陣列的P-U特性呈現多個極值點,導致常規的最大功率點跟蹤算法失效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粒子群算法(PSO)的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控制方法。仿真結果表明,該方法能夠快速、準確地跟蹤光伏陣列的最大功率點,具有較好的控制精度,有效地提高了光伏陣列的輸出效率。 發表于:3/5/2013 Silicon Labs針對中國智能電表市場推出最佳無線收發器 高性能模擬與混合信號IC領導廠商Silicon Labs(芯科實驗室有限公司,NASDAQ: SLAB)今日宣布推出高性能、超低功耗無線收發器,專門針對中國快速增長的智能電表市場。Silicon Labs新型Si4438 EZRadioPRO® IC設計使無線傳輸距離和電池壽命最大化,同時降低智能電表30%的物料(BOM)成本。Si4438收發器專為425-525MHz ISM頻段設計,因此也是室內能源管理系統和其他智能電網基礎設施應用,諸如遠距離回程通信到服務公司應用的理想sub-GHz無線解決方案。 發表于:3/1/2013 基于OFDM傳輸系統的數字功率放大器設計 以測井系統的井下惡劣環境為應用背景,通過過采樣技術、Sigma_Delta調制和PWM(脈寬調制)技術,實現了一種高穩定性的高性能數字D類放大器的設計。在Matlab軟件下對設計進行了仿真實現,為實際硬件設計提供了依據。通過放大后的信噪比達到78 dB,等效為13 bit的DAC性能,可用于基于OFDM的測井傳輸系統,并完成了低功耗、高穩定性的FPGA和模擬電路的實現。 發表于:1/23/2013 ?…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