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提升太陽能發電經濟效益 能源圖資云端平臺露頭角 太陽能系統發電成本可望顯著下降。因應全球綠色能源發展熱潮,太陽能發電設備制造商與系統整合業者正積極運用自動化故障偵測、巨量資料分析及圖資管理等技術,打造能源圖資云端平臺,期進一步推升太陽能系統可靠度和發電效益。 發表于:7/17/2015 炎夏特高壓巡檢大作戰 機器人等智能科技齊上陣 為了保障城市供電需求與安全,各大城市開始電站巡檢,多措并舉備戰夏季用電高峰,確保今夏不拉閘限電。當下是一個追求高效率、高精度的時代,提高電站巡檢速度與精度是對巡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如此一來,一些智能化的科技產品就被應用到了其中。 發表于:7/10/2015 高壓輸電線自具電源的設計 介紹了一種從高壓輸電線上進行取電的電源方案,通過互感自取電直接從輸電線上獲得電能。憑借將鋰電池與超級電容進行聯合供電的充放電技術,電源設計部分成功解決了夜間母線小電流狀態輸出功率小、設備供不上電的問題,運用整流電路后級的能量泄放電路,降低了整流橋上的感應電壓并限制了互感器的輸出電流,解決了母線大電流狀態對后級電路的影響。結果表明,混合能量存儲系統比單一能量儲能裝置可以發揮更好的性能。 發表于:7/6/2015 為什么電網中存在有功功率與無功功率?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的家用電費是通過有功功率計算的。那么,無功功率在電網系統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品閱一下它們之間的故事。 發表于:7/2/2015 PA功率分析儀校準體系 眾所周知,電子測量儀器在人為從事測量活動的時候,儀器會老化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比如灰塵、溫度的影響。有時候儀器還會有誤差,只有通過定期檢查才能發現儀器的問題,同時能保證測量結果的精度。 發表于:7/2/2015 電力安全就是國家安全 電力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進入到二十世紀以來,由于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導致全國很多地區出現了電力供應大量短缺現象。隨著我國西電東送和全國聯網的戰略實施,電力網絡的規模的日益擴大,電力安全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現代社會對電力供應的可靠性性要求越來越高,電力工業安全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電力安全和高效已經是突出的問題,電力安全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越發展,由電力系統造成的影響就越大,由電網造成的經濟及政治的事件在國內外也屢見不鮮。 發表于:7/2/2015 科普:建在家旁的變電站不會危害健康 為什么要建電網? 發表于:6/30/2015 “國之重器”:中國核電新期許 “‘華龍一號’為我撐腰,我去國際舞臺為你們揚名。”伴隨著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15日赴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考察時的一句打氣話,核電業界一周之內動作頻頻。 發表于:6/29/2015 中國成為太陽能電池板行業絕對主宰?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TM Research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市場,2015年,中國由太陽能電池板生成的新能源量占全球總量的1/4。中國正迅速增加發電量,太陽能只是中國新能源發電的來源之一。 發表于:6/29/2015 接錯線的智能電能表還能通訊嗎? 摘要:最近幾年,由于智能電能表大量普及應用,以總線方式組網實現自動抄表也勢在必行。但其有極性的差分平衡式接口信號卻容易在大型組網布線時因極性反接造成通信失能或接口損毀,而在目前組網的維修情況看來,約有二至三成通信失能的原因都是因其有極性接口引腳反接所致。所以使用無極性RS485接口來完成無極性組網通信的重要性及迫切性與日俱增。 發表于:6/25/2015 為何電網總偏愛交流 摘要:在電網系統中,存在著兩種大家都熟知的電流方式,分別是交流和直流。初中階段,我們就開始學習直流,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卻是經常使用交流,為何電網偏愛交流?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發表于:6/25/2015 變電站“無人”了,如何保證用戶正常用電? 國內各電壓等級的智能變電站陸續投入運行,智能變電站的建成投運大幅度提升設備智能化水平和設備運行可靠性,實現了變電站無人值班和設備操作的自動化。變電站“無人”了,輸電、配電等的可靠安全,千百萬用戶的正常用電,又要如何保證呢?這過程中,離不開一個配置文件,這個文件我們稱為SCD(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文件,即全站系統配置文件。 發表于:6/21/2015 國電投領導班子搭建完畢:“電力一姐”去哪兒? 上月底中國電力投資集團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宣布合并后,新的“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領導班子近日出爐。原本被外界認為將出任國電投“三把手”的中電投副總經理李小琳并不在名單中。 人稱“女電王”、“電力一姐”的李小琳去哪兒了? 發表于:6/19/2015 從智慧家庭到萬物互聯 高通已準備好 2014年智能穿戴設備火了,你可以在每一個科技愛好者的手腕上找到一塊智能手表或是智能手環。然而可穿戴設備的爆發催生了IoT(Internet Of Things)的蓬勃發展。面對數以億計的可聯網設備,智能手環顯然是冰山一角。2015年穿戴設備的勢頭剛過,物聯網的高潮IoE(Internet Of Things)更加兇猛的來了。 發表于:6/19/2015 IEC104規約與DL/T 645規約轉換的設計與實現 介紹了DL/T 645規約與IEC60870-5-104規約轉換的模型及其軟件實現,實現了智能配變終端既能實時監測電能表的數據,又能實時與主站通信。經過反復調試運行,驗證了該規約轉換的可靠性。 發表于:6/16/2015 ?…275276277278279280281282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