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光電相關文章 LED顯示屏原材料成本下降將逐漸收窄 在近日最新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艾比森坦言,近幾年來,LED顯示屏產品的原材料成本下降幅度雖然比較大,但是目前已經基本到了一個臨界狀態,今后的下降幅度會逐漸收窄。 發表于:1/4/2016 論 OLED可否取代LCD 技術革命之路 2015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2014還在一邊倒的鼓吹OLED將會取代LCD成為未來技術,如今卻演變成二者相爭的局面。從本質上說,還是由于LCD技術的大幅進步,改進了LCD的固有缺陷,也拉低了和OLED的距離。 發表于:1/4/2016 HDMI特許公司/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聯合新聞公告 該項合作將有利于HDMI許可行為的規范性和公平性,并將進一步促進和擴大在中國產品上使用HDMI®技術,給中國產業和HDMI公司合作共贏帶來新的戰略機遇 發表于:1/3/2016 智能電視安全防御水平遠落后于手機和PC 據Computerworld網站報道,智能電視將成為網絡犯罪分子新的攻擊目標,因為其安全防御水平遠遠落后于智能手機和桌面計算機。 發表于:1/1/2016 互聯網+電視這一年攪動了多少“春水” 2015年“互聯網+”的概念在不同領域都擦出了火花,中國電視行業的生態格局也因此在這一年發生了極大轉變。當互聯網化已經成為電視終端的新常態,競爭也正變得前所未有的激烈。在手機、平板之后,客廳入口的最終爭奪戰一觸即發。 發表于:12/31/2015 互聯網電視攪動了電視業這潭“死水” 2015年“互聯網+”的概念在不同領域都擦出了火花,中國電視行業的生態格局也因此在這一年發生了極大轉變。當互聯網化已經成為電視終端的新常態,競爭也正變得前所未有的激烈。在手機、平板之后,客廳入口的最終爭奪戰一觸即發。 發表于:12/31/2015 提升用戶體驗將成LED戶外照明趨勢 時至落筆,和2015年的告別時間已越來越近了。相信各行各業的盤點和總結在這個時候已成常規動作,照明行業亦是如此。2015年,若是以一個詞讓大家對LED戶外照明的發展現狀做個總結,你心中的那個詞會是什么? 發表于:12/30/2015 屏幕間的較量 AMOLED何去何從 據悉,AMOLED屏跟普通LCD液晶屏相比,擁有反應速度較快、對比度更高、視角較廣等特點,但前者價格卻要貴上30%。對于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廠商來說,對AMOLED屏是又愛又恨。 發表于:12/30/2015 彩電業危機四伏 集體往大尺寸靠攏 伴隨著《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的提出和國內面板生產技術不斷革新,中國正逐步擺脫液晶面板過分依賴進口的現狀,越來越多的企業紛紛投資建廠,國內的高世代面板線正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于神州大地,截止到2015年底,我國共有8條8代線投入量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全球面板產能逐步出現過剩的現象,面板價格下滑迅速。以32英寸舉例,價格由年初的90美元快速下滑至12月份的55美元左右,下跌幅度近40%。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為了保持自身的贏利能力,各大面板廠逐步將現有的產能轉移至大尺寸。 發表于:12/30/2015 液晶面板產業處于劇烈修正中 面板大廠友達光電依然樂觀看待 盡管TFT-LCD 液晶面板產業處于劇烈修正,不過,面板大廠友達光電(2409)董事長彭雙浪于12/29指出,其實(面板)產業景氣仍在正常發展,今年美國黑五期間電視銷售符合預期,中國十一電視銷售也沒有下滑,相信庫存問題會漸漸趨緩。隨著新產品/新機種陸續上市,明年3-4月后有機會逐漸回溫。 發表于:12/30/2015 顯示行業不宜在“反OLED”聯盟或“磚家”的道路上越行越遠 對OLED電視持有異見的志愿者未必真心幻想把近期的系列表演放大為“反OLED”聯盟,而事實上彩電業也根本不存在這樣廣泛的反對群體。包括索尼、三星、LG、創維、康佳、長虹等在內的主流彩企均為正在到來的OLED時代進行積極籌備。 發表于:12/29/2015 敢于吃螃蟹的海信 激光電視為何讓人摸不著頭腦 “當大家都看明白的時候,往往一切都晚了”:在外人看來,海信激光電視戰略是一場另類的賭注。 發表于:12/29/2015 Vishay的VLD.1235..系列超亮LED榮獲2015 OFweek LED獎 賓夕法尼亞、MALVERN — 2015 年 12 月4 日 —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號:VSH)宣布,該公司采用小尺寸SMD封裝和圓頂透鏡的VLD.1235..系列大紅、紅色、琥珀色和黃色超亮LED榮獲2015 OFweek LED獎。 發表于:12/29/2015 家電巨頭出海沒吃透出口國法律潛規則要吃虧 近兩年,中國家電企業都在熱衷于全球化布局,在國內市場日趨飽和的情況下,布局海外這招棋也是“順應天命”。但在國際化的同時,也要預防“水土不服”。 發表于:12/28/2015 鴻海渴望核心技術欲天價收購夏普 一邊是舍得砸錢的海外金主,一邊是同氣連枝的本土兄弟,日本夏普公司的液晶事業改革再度陷入迷局。12月23日,日媒消息稱,鴻海精密(2317.TW) 向夏普提出了5000億日元(約合269億元人民幣)的收購方案。這個價格是另一有力競爭對手——產業革新機構(INCJ)提出的兩倍還多。拋出重金的鴻海,儼然對夏普的液晶業務勢在必得。事實上,急需面板產能的鴻海,已經在加大自建面板廠的步伐。但看起來,打消夏普技術外流的顧慮并不容易。 發表于:12/28/2015 ?…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