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便攜式心電圖采集與控制系統設計方案 紅外光生物遙測具有抗電磁干擾能力強、發射和接收設備簡單、成本低廉、調試容易;無需進行頻率注冊;使用方便、安全的優點[1]。 發表于:7/16/2017 便攜式心電圖采集與控制系統設計方案 本系統設計在硬件上由基于ARM7TDMI-S內核的微控制器LPC2478、重復可擦寫低功耗U盤、點陣LCD顯示器模塊等組成心電動態采集存儲儀;軟件上則使用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mC/OSⅡ作為系統控制平臺,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 發表于:7/16/2017 基于無線技術降低醫療費用技術 ON World公司2008年8月的報告(“用于醫療保健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得出結論說,到2012年,利用隨身佩戴的WSN可以為醫療保健行業節省250億美元。 發表于:7/16/2017 基于無線技術的下一代醫療視頻監控系統設計 采用先進技術,提供最先進最及時最周到的醫療服務,樹立更好的行業形象,高效的為病人服務是醫療行業的宗旨。當前,無線網絡通訊技術及圖像壓縮處理技術的快速發展,安全防范體制和監控技術的完善和進步,為建設新型的醫療診斷護理體系創造了條件。 發表于:7/16/2017 互聯網醫療靠什么來顛覆傳統醫療? 互聯網醫療,做的最早的,應該是某某醫生,以在線問診和回答患者問題的模式運營,后面加了掛號等一系列業務。再后來大家都看到了,一大批互聯網醫療APP和網站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又如雨打芭葉般,頃刻間紛紛落馬。 發表于:7/16/2017 仿生人眼令盲人重獲光明,還能讓你成為“看穿一切”的超級人! 仿生人眼已經在發展當中,這將減輕數億人視覺損傷和失明之痛。但它的功能可能不止于此,由于其成像原理,仿生人眼或許可以讓人類變成“看穿一切”的超級人。 發表于:7/16/2017 以色列新技術使CT掃描輻射量減少82% 以色列醫院終于迎來一項操作簡單快捷、可減少高達82%輻射量的CT掃描新技術。 發表于:7/16/2017 美國國防部提供6500萬美元開發腦機接口技術 最近美國國防部表示將提供6500萬美元來資助腦機接口技術的開發,此舉可能帶來聽覺、視覺、言語和其他腦部相關疾病的重大醫療突破。 發表于:7/16/2017 科學家發明可減輕頭痛的入耳式設備 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神經疾患,對于上班族來說,來自工作、生活、感情上的壓力等也會引起一些頭痛癥狀。目前醫學界對偏頭痛的病因尚不明確,不過英國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款入耳式產品,它能有效地減少偏頭痛患者的不適。 發表于:7/16/2017 大學生用3D打印開發低成本耳鏡預防聽力損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世界有超過3.6億人患有與聽力損傷有關的疾病。這些人有很大一部份生活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南亞、亞太和非洲撒哈拉 以南的地區。醫學專家們稱,至少有一半的聽力損失是可以通過初級預防來避免的。但是,在發展中國家,就算初級預防也很難實現。 發表于:7/16/2017 智能醫療心率采集處理電路 心率采集處理電路主要由脈搏次數紅外檢測采集電路模塊、信號抗干擾電路模塊、信號整形電路模塊等三個主要的電路模塊組成。 發表于:7/15/2017 機器人在醫療應用上的現狀和發展前景 關于醫用機器人,很多時候會涉及到一個問題,到底是醫療還是醫用。我認為醫療是非常嚴格的一個科學過程或者實踐過程,醫用有的時候要求則可以稍微低一點,所以我把醫用定義為必須實用,必須可用,而且可負擔。 發表于:7/15/2017 電子皮膚與主體交互有望取代智能可穿戴健康設備 輻射發射(RE) 測試主要是測量受試設備對環境的電磁騷擾能量。由于現在的電子設備日益發展,周圍的電子設備越來越多,電磁環境也越來越擁擠。RE測試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受試設備的電磁輻射,使其不對周圍的電子設備造成干擾。 發表于:7/15/2017 醫療機器人行業的七大關鍵技術 中投顧問在《2016-2020年中國醫療機器人(300024)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中表示,醫療機器人行業主要關鍵技術有以下七項 發表于:7/15/2017 電動牙刷的正確使用方法 電動牙刷該怎么正確使用呢! 發表于:7/15/2017 ?…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