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全球首次!我國在白天完成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 4 月 29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道,“天都一號”通導技術試驗星成功完成白天強光干擾條件下的地月空間激光測距技術試驗,這是全球首次在白天進行的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標志著我國在深空軌道精密測量領域取得技術新突破。 最新資訊 我國首批高端儀器裝備計量測評裝置成功研制 12月19日消息,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微發文,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成功研制出高精度集成式多自由度激光干涉儀計量測試評價標準裝置,這也是我國首批高端儀器裝備計量測評裝置。 這標志著我國首次擁有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精密標準裝置,實現了高精度集成式多自由度激光干涉儀關鍵指標項目的精準量化驗證,填補了計量測試評價體系空白,將大幅加快我國航空航天、高端制造等領域核心裝備國產化進程。 什么是“高精度集成式多自由度激光干涉儀計量測試評價標準裝置”呢? 我們可以把“多自由度激光干涉儀”看作一把尺子,而“高精度集成式多自由度激光干涉儀計量測試評價標準裝置”就是驗證這個尺子刻度準不準的一個高精度集成式的綜合測評裝置。 發表于:2024/12/20 中科飛測第1000臺集成電路質量控制設備出機 中科飛測第1000臺集成電路質量控制設備出機! 發表于:2024/12/19 基于鎖相放大器的電渦流金屬分類系統設計 電渦流檢測是一種通過檢測金屬導體感應出的微小渦流信號來識別被測材料性質的方法。在利用電渦流檢測技術進行金屬分類時,微弱信號甚至會被噪聲信號完全淹沒,這使提取有效信號變得非常困難。針對這種實際問題,根據相關檢測法設計了基于鎖相放大器的金屬分類系統。在設計中,微弱待測信號經過低噪聲放大后與兩路正交參考信號進行互相關,再經過低通濾波電路后被采集,對被采集的信號進行計算即可實現對微弱信號的檢測。實驗結果表明,系統具有較高的精度和靈敏度,能夠極大地提高信號的信噪比,實現對金屬材料的快速分類,分類準確率可達93%。 發表于:2024/12/17 改進LCR儀表測量穩定性的相位裕度優化方法及硬件實現 為解決LCR表在測量容性阻抗時的自激問題,設計了一種增強測量穩定性的LCR儀表。通過分析測量前端自平衡電橋電路的相位裕度,采用相位補償電路解決因相位滯后造成的自激問題。應用直接數字頻率合成技術結合相位校準電路設計,產生相位準確的正交測量信號。使用開關鑒相式鎖相放大器處理微弱信號,經16位模數轉換器采集后輸入到微處理器進行矢量信號合成與輸出顯示。相比專業儀器,所設計樣機對電阻測量相對誤差可達0.5%,對大電容測量相對誤差可達1%。 發表于:2024/12/16 【“源”察秋毫系列】纖維器件及其陣列電學測試方案詳解 纖維器件是一種以纖維為基礎結構形態的功能性元件。呈現纖維狀,有著細長的外觀,直徑通常較為細小,長度則根據具體設計和應用需求可長可短。其形狀可以是筆直的,也能被加工成具有一定彎曲度或柔韌性的樣式,以便更好地適配不同的使用環境和集成要求。 發表于:2024/12/11 國家重大科研儀器“深部巖石原位保真取芯與保真測試分析系統”正式發布 12月1日,國家重大科研儀器“深部巖石原位保真取芯與保真測試分析系統”成果發布會在深圳舉行,45位兩院院士以及相關領導和專家共1000余人出席成果發布會。會上,10位院士領導專家共同啟動了“深部巖石原位保真取芯與保真測試分析系統”成果發布。 發表于:2024/12/2 優化簡易PCB電路板的大規模測試,提高生產效率 本文探討了制造商在PCBA(印刷電路板組件)電路板批量測試環節中所面臨的種種挑戰,并揭示了創新技術如何重塑電子制造業的格局。文章通過聚焦前沿測試方法、先進測試裝備及經過優化的精簡測試流程,系統闡述了促使PCBA測試理念革新的核心要素。通過這些改進,制造商有望提升測試效率、節約時間與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產品品質,并推動產量增長。 發表于:2024/11/29 我國新型電力量測設備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11 月 27 日消息,電力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網絡安全的重中之重,關系到國家能源安全與社會穩定大局。據科技日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牽頭的“基于自主操作系統的電力量測設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現取得重大突破。 發表于:2024/11/27 新型IsoVu隔離電流探頭:為電流測量帶來全新維度 示波器測量電流的常見方法包括使用電流互感器、羅氏線圈和霍爾效應鉗式探頭。按規格要求使用時,優質磁探頭的測量結果非常準確。因為不需要破壞原有電路,因此用于測量在電線或測試回路中流動的電流也很方便。然而,磁探頭存在一些固有的局限性。在本文中,作者將介紹針對基于分流器進行電流測量而優化的探頭屬性,并探討 IsoVuTM隔離電流探頭特別適用的兩種應用。 發表于:2024/11/22 現代化制造策略推動ICT在線測試持續精進 是德科技產品營銷經理 Choon-Hin Chang,探討ICT 領域的最新進展,以及這些技術進步如何擴大在線測試的覆蓋范圍,提高可靠性和吞吐量,從而徹底改變制造測試,并最終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發表于:2024/11/19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