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相關文章 CDNA架構Instinct MI100加速顯卡 逼近百億億次級計算時代 AMD不止一次表示:Zen奠定了AMD未來幾年產品的路線圖,現如今,“Zen”這把火已經在CPU市場越燒越旺。 發表于:11/18/2020 電動汽車推動汽車芯片市場回暖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HS Markit的數據,今年全球汽車半導體銷售額將下滑9.6%,至380億美元,下滑幅度仍好于IHS Markit的早期預估。 發表于:11/18/2020 外媒:臺積電正同一家韓國客戶洽談代工OLED屏幕驅動芯片 據外媒報道,在芯片制程工藝方面走在行業前列的臺積電,正在同一家韓國客戶洽談代工OLED屏幕驅動芯片。 發表于:11/18/2020 華為忍痛別榮耀:一個好策略! 一場猜測已久的出售終于成為了現實。 昨天早上,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和30多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共同投資設立的公司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署收購協議,全面收購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 發表于:11/18/2020 160億!31個項目落戶上海嘉定,打造集成電路產業高地 11月16日下午,31個重大項目在嘉定工業區集中簽約,總投資額近160億元。其中,包括多個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領域的重磅項目,將入駐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 發表于:11/18/2020 又一家半導體企業正式闖關科創板 近日,朝陽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朝陽微電子”)科創板IPO上市申請或通過。 發表于:11/18/2020 全球晶圓代工產值逆勢創新高! 據TrendForce表示,2020年疫情導致眾多產業受到沖擊,但受惠于遠距辦公與教學的新生活常態,加上5G智能手機滲透率提升,以及相關基礎建設需求強勁的帶動,使全球半導體產業逆勢上揚,預估2020年全球晶圓代工產值年成長將高達23.8%,突破近十年高峰。 發表于:11/18/2020 Marvell發布5nm 112G SerDes芯片 目前市面上有三款基于臺積電 5nm 工藝(N5)的芯片,分別是華為 Mate 40 Pro 中的 Kirin 9000 5G SoC、蘋果 iPhone 12 系列智能機中的 A14 SoC、以及 Apple Silicon Mac 中使用的 M1 SoC 。現在,這份列表中又迎來了新的一員,它就是 Marvell 的 112G SerDes 連接芯片。 發表于:11/18/2020 三星3nm芯片2022年量產 三星電子正向下一代芯片業務投入1160億美元,其中包括晶圓代工,押注其最終可以在兩年后縮小與臺積電的差距。 發表于:11/18/2020 密謀五年,臺積電扳倒英特爾的三大絕招 7月24日,一場遠在美國的法說會,宣告臺積電在高速運算時代的大機會正式到來。這一天,英特爾執行長史旺(Bob Swan)透露兩個重要的訊息:「我們7納米的處理器生產時程,會比原先預期的晚6個月。」他接著解釋,為了維持「英特爾產品在市場上的領導地位,將會在自家晶圓廠之外,采用其他晶圓代工廠產能生產先進產品」。法說會后,英特爾27日立即開除從高通挖角來的首席工程師。 發表于:11/18/2020 為了安全,微軟做了一顆芯片 在您的計算機中,最敏感的部分是一個被稱為“安全區域”(secure enclave)的獨特硬件組件。這些芯片的設計不僅可以防止黑客訪問您系統的皇冠上的寶石,還可以建立“信任根”,運行加密檢查以確保沒有黑客惡意修改過它們。 發表于:11/18/2020 Cerebras:公司的芯片比GPU快10000倍 Cerebras Systems和聯邦能源部國家能源技術實驗室今天宣布,該公司的CS-1系統比圖形處理單元(GPU)快10,000倍。 發表于:11/18/2020 蘋果M1芯片深度測試 上周,蘋果公司發布了基于他們新Apple Silicon M1 SoC芯片打造新Mac產品,這個新聞在行業內引起了轟動,因為這標志著蘋果正式開啟了從Intel的x86 CPU過渡到該公司自己基于Arm架構設計的內部產品的兩年計劃第一步。 發表于:11/18/2020 封測十強排名:中美現兩大看點 總體來看,這十家封測廠商在該季度的營收總和上升至67.5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2.9%。展現出封測業強勁的恢復和增長勢頭。之所以如此,有兩大受益因素,一是宏觀應用需求的增長,特別是疫情下催生出了宅經濟效應,使得以5G通信、WiFi 6及車用芯片為代表的應用需求持續上漲,帶動產業鏈上的晶圓代工和封測業同步增長。二是從9月15日起,針對華為的芯片元器件貿易禁令正式生效,進而帶動多數封測廠商趕在截止日前交貨,形成了一波業績高峰,而這種現象同樣出現在了晶圓代工業,特別是臺積電,第三季度的業績出奇的好,接連打破歷史記錄。 發表于:11/18/2020 異質結構新材料二硫化鉬,未來芯片的新潛力 將二硫化鉬添加在原有PC原料上,可以達到導熱、散熱的要求。隨著半導體制程邁向 3 納米,如何跨越晶體管微縮的物理極限,成為半導體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厚度只有原子等級的二維材料,例如石墨烯(Graphene)與二硫化鉬(MoS2)等,被視為有潛力取代硅等傳統半導體材料。 發表于:11/18/2020 ?…37337437537637737837938038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