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相關文章 氮化鎵,日本加大力度研究的新一代半導體材料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加大對新一代低能耗半導體材料“氧化鎵”的重視,為致力于開發新材料的企業提供大量財政支持,及METI將為明年留出大約2030萬美元去資助相關企業,預計未來5年的資助將超過8560萬美元。 發表于:11/19/2020 中芯國際突破關鍵技術,IP實現自主國產 近日,中國一站式IP和定制芯片企業芯動科技宣布:已完成全球首個基于中芯國際FinFET N+1先進工藝的芯片流片和測試,所有IP全自主國產,功能一次測試通過。N+1工藝在功耗及穩定性上與7nm工藝相似,但性能要低一些(業界標準是提升35%),主要面向低功耗應用,其后還會有面向高性能的N+2。 發表于:11/19/2020 摩爾定律是否到頂,進一步了解GAA芯片技術 蘋果9月推出 A14 仿生芯片,接著華為麒麟 9000 系列芯片也將隨Mate40 系列手機一起推出,而高通新一代驍龍 875也將在12月初發布,相同的是芯片都將是采用5nm 工藝,同時也意味著半導體工藝 5nm 的時代正在全面到來。 發表于:11/19/2020 蘋果平臺架構副總裁談A14設計與公司芯片戰略 2020年的iPad Air是蘋果公司首款使用新型A14 Bionic芯片組的設備,芯片的影響也將不僅限于平板電腦,它將為下一代iPhone提供動力,而Apple將于明日推出該產品。蘋果公司平臺架構副總裁Tim Millet和Mac和iPad產品營銷高級總監Tom Boger闡明了該公司設計A14的方法,以及求對iPad Air及其它的意義。 發表于:11/19/2020 存儲大廠不斷擴產,中國存儲產業面臨考驗 2020年疫情使存儲器價格產生波動,同時也出現了存儲器需求疲軟及供應不暢的問題。在2020年下半年,存儲器市場依舊不是很樂觀,存儲芯片價格持續下降。但是放眼全球,三星、鎧俠(原東芝)、美光等存儲大廠擴大投資熱度不斷攀升,正在積極建廠和擴充產能。 發表于:11/19/2020 韓國EUV光刻技術獲重大突破 11月17日消息,韓國知識產權局(KIPO)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2020年,韓國EUV光刻專利2014年有88項,2018年有55項,2019年則為50項。 發表于:11/19/2020 英特爾公布第三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性能:全新架構 性能大幅提升 新浪數碼訊 11月18日早間消息,在SC 2020超級計算大會上,英特爾公布了新一代Ice Lake-SP 至強 Platinum 處理器的性能數據。 發表于:11/19/2020 英特爾公布新一代Ice Lake-SP至強Platinum處理器性能 在SC 2020超級計算大會上,英特爾公布了新一代Ice Lake-SP 至強 Platinum 處理器的性能數據。 發表于:11/18/2020 如何讓良品率達到99.98%,時創意做了這兩點 11月12日,TrendForce集邦咨詢舉辦了“MTS2021存儲產業趨勢峰會”,來自產業鏈企業的近千名嘉賓與會,座無虛席。會議圍繞存儲產業發展趨勢,詳細解讀全球存儲產業的宏觀變化與細分市場動態,并深度分析驅動因素和熱點應用,為業者提供前瞻洞察與權威分析。 發表于:11/18/2020 東方電子:子公司威思頓與專業機構合作設立半導體專項基金 11月17日,東方電子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威思頓計劃與上海千慶、杭州領慶合作設立東方茸世(煙臺)創業投資合伙企業。其中,威思頓作為有限合伙人出資1.8億元,占認繳出資總額的90%。新設基金擬投資包括半導體芯片設計、半導體設備制造、IDM(半導體垂直整合制造)等項目。 發表于:11/18/2020 擬募資4.6億元,分立器件廠商朝微電子闖關科創板 11月16日,朝陽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朝微電子”)申請科創板上市獲上交所受理,擬募資4.6億元。 發表于:11/18/2020 傳三星有望搶食臺積電M1訂單,但蘋果還有其他選項 蘋果最新發布的多款產品,均搭載了由臺積電制造的5納米芯片。“換機潮”來臨前,蘋果首先要回答5納米產能不足的問題。 發表于:11/18/2020 上海打造集成電路產業高地,多個項目簽約 近日,上海嘉定工業區舉行總投資近160億元的31個重大項目簽約儀式 ,聚焦嘉定區正在打造的“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千億級產業,依托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和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為上海集成電路產業發揮開路先鋒、示范引領、攻堅突破的作用。 發表于:11/18/2020 聯發科出手和中國企業扎堆半導體行業,帶來什么思考 今天有兩個關于半導體的消息,雖然沒有什么關聯性,但是很容易讓人產生一些思考。一個聯發科收購英特爾的電源管理芯片產品線,另一個是中國企業投資半導體行業的熱情高漲。 發表于:11/18/2020 重慶郵電大學成功研發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功率芯片 據重慶日報報道,目前,重慶郵電大學實驗室已成功研發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功率芯片。 發表于:11/18/2020 ?…37237337437537637737837938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