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Frost & Sullivan發布2025年5G網絡基礎設施報告 近日,愛立信連續第五年在Frost &Sullivan發布的《Frost Radar:2025年5G網絡基礎設施》報告中被評為行業領軍企業。這一結果彰顯了愛立信對創新和發展的堅定承諾,以及其滿足運營商(CSP)與企業不斷變化需求的能力。 Frost &Sullivan在全球100多家參與者中,獨立標識出了Frost Radar分析中排名前23位的公司。這些公司在市場的各個細分領域處于領先地位或具有創新性。 最新資訊 以智能化增強端點安全能力 2022年RSA大會的主題是“轉型”,這也代表著網絡安全行業正在發生變化,其中,一個較為明顯的領域就是在端點安全。在今年參加RSA大會的30多家端點安全廠商中,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他們正在使用AI技術和機器人程序來幫助企業組織加強端點安全的防護能力構建。 發表于:11/11/2022 簡析入侵和攻擊模擬(BAS)技術的關鍵能力與價值 隨著網絡攻擊的不斷增加,企業亟需尋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以應對威脅攻擊。那么,解決方案的有效性成為眾多企業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否則最初的預想將不會成立。基于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用入侵和攻擊模擬BAS技術來對應用的安全性進行持續攻擊模擬,以驗證解決方案的有效性,從而確保應用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對BAS技術的關鍵能力和價值進行分析。 發表于:11/11/2022 如何制定一個可落地的漏洞補丁管理策略? 凡事難得盡善盡美,軟件程序更是如此。安全廠商發布的眾多軟件和固件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各種安全漏洞和功能缺陷。但如果企業用戶能夠采取合適的策略和機制,就可以解決這些缺陷可能造成的安全問題。企業如果采取正確有效的補丁管理策略,不僅可確保業務軟件和底層基礎架構沒有錯誤和漏洞,還可以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策略降低大型的網絡威脅風險,補丁管理策略實施過程中完備的記錄結果,也有助于企業進行后續的回顧管理和安全審核。 發表于:11/11/2022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面臨五道坎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國家經濟社會運行的神經中樞,是網絡安全的重中之重。保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對于維護國家網絡安全、網絡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維護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發表于:11/11/2022 如何建立有彈性的網絡安全團隊 現代網絡危機可謂包羅萬象。企業想要阻止導致其業務停頓、聲譽受損、價值貶值的安全事件,需要調動所有員工做全面、實時、動態的響應。因此,企業需要培養和發展一個更具開放思維、更有彈性、更敏捷的網絡安全團隊。因為伴隨一系列全新因素的出現,今天被奉為神圣的安全計劃,不一定能夠應對明天的威脅。 發表于:11/11/2022 云時代安全運營服務的變革與發展 網絡安全建設對一般企業而言,是專業門檻比較高又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對具備一定規模的企業,常見的安全建設模式,是越堆越多的各種不同類型的安全設備,加上若干長期駐場的來自安全廠商的安全運維人員。隨著遠程辦公、辦公網、數據中心和多云成為目前企業的主要IT環境,傳統安全建設模式,投入大、成本高、效果低、難維護成為痛點問題。 發表于:11/11/2022 用虛擬碎片化沙箱構建數據管控新模式 據Verizon公司統計,34%的企業數據泄露與內部員工有關,政府、金融、科技、醫療、運營商、云服務商等行業均未幸免。另外,從類別來看,內部泄露主要以使用端和管理端的主動泄露居多,其次是內網滲透的攻擊泄露,最后是誤操作泄露。 發表于:11/11/2022 防不勝防?網絡釣魚攻擊常用手法盤點與防護建議 網絡釣魚攻擊是最常見、最容易讓受害者中招的網絡犯罪之一,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攻擊者的偽裝手段也變得愈發狡詐,攻擊頻次也再增高,各種新奇的攻擊方式層出不窮。有些攻擊者可通過網絡釣魚竊取企業內部的關鍵信息,對企業組織的業務安全、信息安全防護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如何識別攻擊者的各種詐騙花招,保護企業和員工的關鍵信息安全已經成為大多數企業的重要任務。 發表于:11/11/2022 如何避免嚴重網絡安全事故的發生? 技術發展增加了網絡安全風險,從數量劇增的網絡詐騙到越來越多的人為錯誤問題,企業關鍵敏感信息受到了更大的威脅,更有甚者,一些嚴重的網絡安全風險還會波及人員的生命安全。 發表于:11/11/2022 從PIA與DPIA對比看我國和歐盟個人信息保護的差異 《個人信息安全影響評估指南》(以下簡稱“PIA”)新版已正式實施了一段時日,其正式稿標準編號為GB/T 39335-2020,隨著《個人信息保護法》(以下簡稱“《個保法》”)的生效、數安管理條例的發布,以及當今數據出境問題日益嚴峻的發展形勢下,PIA已經成為國內企業數據合規工作中一張熱度持續不下的必備王牌。與此同時,歐盟GDPR項下DPIA一直以來也備受矚目,二者的相似與區別一度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談點。在歷經一段時間的實踐后,筆者嘗試在從標準的文理內容和務實評估一文一武兩方面對二者進行對比與分析。同時帶著解決這個疑問的初衷開始本篇分享:國內PIA的方法是否能夠支撐GDPR下的DPIA要求? 發表于:11/11/2022 ?…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214…?